精选散文:大海第一鱼(7)
大黄鱼的故事
在餐桌上,当我打开用保鲜膜缠绕着的砂锅,大家沸腾了,纷纷用鼻子凑近砂锅口去不停地闻着、嗅着。两条散发着浓香、泛着金黄色彩的大黄鱼,完好无损地静卧在砂锅里。半锅泛着油光而乳白浓稠的鱼汤包围着鱼儿,嫩黄的生姜块、肥白的葱头,静静地陪伴在边上,三四根嫩绿的葱叶点缀在鱼背上……
开箸了!当我夹着一块鱼肉送进口里,顿时,一股香浓、细嫩、鲜爽、油而不腻的味道,裹挟了我的舌苔。拿瓢羹舀上一勺汤,送进嘴里,唇齿留香,鲜中含甜。这真是一道美味大餐!
“佳肴啊,新荣记酒店也烧不出这黃鱼的美味!”
不知是谁开了话匣,众人就不约而同地向老魏求索这黄鱼的鲜烧厨艺。老魏慢条斯理地道出了他烧黄鱼的“洗、泡、烧、炖”四部曲:
洗。洗黄鱼时,去鳞,用两根筷子从鳃边插入,至鱼肚底,绞拉出鱼的内脏(切不可剖鱼肚),洗净后,在鱼肚下方一孔处露一刀(流尽鱼肚内血水),然后挂起来,沥尽水即可泡酒。
泡。按照黄鱼泡酒1∶0.5 的比例(即一条一斤重左右的黄鱼,准备半市斤黄酒),将黄鱼与酒放入砂锅,鱼肚触底,背朝上,盖好砂锅盖,先浸泡半小时。
烧。在砂锅中再加水1.2 市斤左右(两条鱼要加倍),用猛火烧滚。
炖。水沸腾后,即将火头调微小些,炖至鱼眼突出时(从点火开始至此,约十九分钟左右),揭开锅盖,用筷子挑一下鱼背皮,若能脱开皮了,即基本熟了。再烧十分钟左右,放葱白(连根的)、生姜,猪油(去腥味用)少许、红糖少许,如喜咸味,可放少许盐,但不可放糖……
东极岛的黄鱼可以用“洗、泡、烧、炖”去做,那大陈岛的黄鱼也可以这样烧?
答案是肯定的。同样在东海海面养殖,同样的岱衢品系黄鱼,用同样的厨艺,完全可以做成味道无多大差异的佳肴。
大陈岛,位于台州湾东南海域,距台州市区椒江54 公里,离大陆海岸线最近点路桥区黄琅乡同头咀23.6 公里。从椒江坐轮船出发,约2 个半小时就可踏上大陈岛。大陈岛,因为它富有传奇色彩而名闻天下。在共和国建立初期,这里是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作战取得胜利的地方!467 名青年组成的“志愿垦荒队”,在“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旗帜下,艰苦奋斗,垦荒创业,凝练成并接力传承了当今“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地方!还在于大陈海域系浙江三大中心渔场之一,渔产丰富,在60 至80 年代间,每年有5000 余艘渔船,云集大陈渔场捕捞作业,素有“海上闹市”之称的地方!
过去的大陈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尤以黄鱼、带鱼为多。据说,当时的“大陈黄鱼”如“黄岩蜜橘”“玉环文旦”似的亮眼。你若不信,可以亲自去大陈岛,只要往海边的岩石上一站,拿起鱼钩一钩,用上撩兜一撩,都能弄回几条鲜活的黄鱼,等你真正尝到了“大陈黄鱼”的鲜甜滋味,你才信服。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