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来自上海的亲戚(2)

2022-08-23 15:57:4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上海亲戚,直到肩膀上传来两下轻拍,大哥才从自己的世界回到人的世界。大哥放下两只手,抬起糊满泪水的脸。男人弯着腰,一张陌生的脸,就那么关切地盯着大哥

上海亲戚

直到肩膀上传来两下轻拍,大哥才从自己的世界回到人的世界。大哥放下两只手,抬起糊满泪水的脸。男人弯着腰,一张陌生的脸,就那么关切地盯着大哥。“孩子,你怎么了?”声音温和得不像男人。“钱,钱没了……”大哥抽噎着,真的就是个受了委屈的孩子,终于等来了家长。男人把大哥从地上拉起来,扶他坐在了座位上。坐在排椅上的大哥才发现,除了跟他说话的男人,还有两个男人也在瞅着他。“孩子,钱丢了,你看你现在再哭也找不回来了。跟我们说说你叫什么,哪里人,要到哪里去。”温和的男人侧身坐在大哥右边,另两人仍站着,没有空座让他们坐。

大哥拽了拽裤子上那条凭空开出的口子让他们看了看,就说了自己怎么到了这兰州站,又要去哪里。大哥的诸城话三个人听起来有点吃力,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地,三个人总算了解了大概。

“我们三个是出差路过这儿,身上也没带多少钱。这样,我们给你买张车票吧。你是回山东老家,还是继续去格尔木?”还是那个温和的男人问。

“我,我还要去格尔木找二叔。”前一刻,被飞来横祸砸进深渊,这一霎,贵人从天而降,把自己从绝望中捞出来。第一次出远门的大哥,终于在狂风骤雨后回过神,有了自己的主张。

温和的男人把车票交给大哥时,想了想,又掏出了钱包,把钱包里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也没数,就全塞给了大哥,“孩子,这次可要拿好了。格尔木还远着呢,路上也别饿着肚子。”

“叔叔,您,您叫什么?”大哥右手捏着车票,左手攥着钱,两只手都在用力,用力到身体都在微微颤抖。右手的车票本就炙烫着他那颗稚嫩的少年心,左手的几张大大小小的钱,边边角角都割痛了同样还算稚嫩的手掌心。十七岁的大哥,觉得自己的两只手都好重好重,重到他一定要记住这个陌生男人的名字。

温和男人原本摆了摆手,招呼另两人要离开了。后又不知想起了什么,迈出的脚又顿住了。从手中的黑皮包里,翻出了一个牛皮纸信封,就着那个黑皮包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字,“到了青海,找到二叔,就按这个地址,给我来个信,报个平安吧。”

温和男人大概也沒想到,来自他心底的这份牵挂,竟牵出了我们家到上海的直线距离。

大哥接过信封,“须辑”,两个字粗壮浑厚,跟写字人的温和纤瘦倒是有点文武不搭。一个不多见的姓,一个很特别的名。大哥一下子就记住了。信封上印着鲜红的“上海×××化工厂”。

大哥把信封上的每一个字都牢记在心里,又把信封夹在自己那身换洗衣服里。

对着那个叫须辑的男人深深鞠了一躬,又对着那两个男人深深鞠了一躬。

接下来的行程,不知是应了否极泰来的古语,还是因了大哥命里这个叫须辑的贵人,大哥很顺利地到了格尔木的二叔家。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