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我母亲的名字(3)
母亲名叫李秀英
“我怎么吃得下去哟!”风中传来的母性音韵,掺杂着一丝沉重。
这一刻,所有的委屈都在母亲的爱意中一一得到了化解。我的心房早已注满了爱的潮水。
这次离家不到十个小时就以失败告终,时间很短很短,但那绵绵不尽的母爱真情却很长很长。
母亲是个急性子,当年给她的儿女做鞋,衣服缝的补丁,一行行,一块块,都是粗针大线。但她对我们的感情,却细腻缜密。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儿女的故事。在她面前,我永远是一个受宠的孩子。直到成年后,母亲还固执地认为我身体不好,每次回家,想当然地以为,多吃她做的饭菜我就能迅速地长胖。返程时还要“吃不了兜着走”。往往左手一篮果蔬,右手一筐鸡鸭,背上还有满满的行囊。那架势,像是小商贩在批发市场进货回来,手提肩扛,左拥右抱。回头一看,母亲还静默地站在寒风里,若有所失地对着儿子的背影张望。
可是,母亲啊!即使儿子走到天涯,又怎能走出您那殷殷关切的目光。
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母亲教育做人的准则。因此,许多年以后,她的儿女虽然普通平凡,没有做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一个个都成为了母亲想要的样子。母亲用青春和心力,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我们生命成长的过程中,用柔弱的双肩给予我们美好温馨的童年,是母亲的教育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感谢母亲!
小时候,我不知道母亲的名字,即使知道了,我们做儿女的也万万叫不得的。村里人也没有叫她名字的。哪怕是生产队会计记工分,用的也是转称,谁谁***。直到母亲去世的时候,需要使用名字,村里人这才知道母亲名叫李秀英。
其实,无论叫什么,无论是李焕英还是李秀英,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母亲!而在古埃及人看来,人有五个灵魂,名字是其中一个。那么现在,母亲人已缈矣,她把自己安放在岁月的河床里,在儿女的心中,她那温暖的名字,就是生生不息的灵魂。
母亲不识字,她写不来自己的名字,一辈子,很少有人叫母亲的名字。此刻,手捧着母亲的相片,在我与她的对视中,她依然在微笑,目光里的慈爱和淡淡清欢,犹如昨日,她将全部的爱都定格在照片中,以这种独特的方式传递给我们。母亲走了,但藏在照片里的她依然在对我们诉说着绵绵的母爱,永不停歇。
思念,有时也是一种幸福!
春日迟迟风慢慢,冷雨又将心事启。轻轻抚摸着镜框里的母亲,万千思绪中,不由得低唤一声:你好,李秀英!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