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飞翔的鸟
老人的湖
老人举起望远镜努力搜寻,随着镜头的移动,蓝天白云映衬下的湖面,碧波荡漾,时而有鸟游弋,时而有鸟飞翔,为水天一色的湖点缀出独特的灵动。
老人的眉宇间不禁抖动了几下,放下望远镜,脸上不免流露出一种失望。
春天如同苏醒剂,催生了老人生活的屋船周边的莲叶冒出新芽,不停地向上蹿长,压得那些败落下來的梗叶一点点地沉降下去。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甜润的气息,一改冬日寒冷带来的紧迫,使得天地之间更加宽阔辽远,可这些没有让老人愉快,反倒更加惆怅起来。
在这个时节,那些在洪湖与他朝夕相处越冬的鸟儿即将踏上迁徙的征程,远离他几个月的时间,只有等到秋季时才能再次回归到这里。
这里是洪湖保护区设立在下游柴湖一带的监测站,监测站就设在一条屋船上。老人白天晚上都要守候在这条屋船上,在船舶的外舷边,杵着一块介绍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宣传板,背后还有几块金光闪闪的牌子,上面镌刻的不是科研基地就是示范点一类的东西,让人觉得不同寻常。
其实那些牌子都是别人挂上去的,偶尔有些人过来,来过了就走了,没看出有些什么特别的研究,只是走马观花。领导倒也经常来,还总是跟来一些人,多是慰问的,当然还有记者作家一类的,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相机摄影机在自己身前晃动。不久便有领导再次过来,会拿些报纸杂志给他,他看到在那些报纸杂志里面有自己的形象和写自己的文章,他总会认为照片和文章里面的人,不太像自己,他不觉得自己有那么伟大光荣。
老人在狭小的空间无聊地踱步,不时焦灼地远眺,一连三天他都是在这种焦灼中度过的,他盘算着那些精灵们也该出现了。
伴着他的心事起伏,似乎听到了风吹来的声音,一种心灵感应油然袭上心头,抬眼望,他看到天际之间隐约有一片浮云出现,旋风一般向这边流动。
他兴奋得有些不知所措,忙将坠在胸前的望远镜拎起,横上眼眶。呈现在眼帘的却是模糊一片,他慌忙地调整焦距,望远镜在他手指不断的摆弄下,焦点一点点集中,画面逐渐清晰起来,那些鸟儿仿佛只在瞬间便近在眼前。
他看到一群棕褐色头颅、橙黄色嘴角的豆雁,挺着骄傲的长颈,挥动灰色的翅膀,奋力向老人所在的方向飞翔而来。
老人兴奋异常,放下望远镜,向着豆雁飞来的方向招手。他的心如同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便用浓厚的洪湖地方乡音,哼唱着“洪湖水呀,浪呀浪打浪啊,洪湖岸边是呀吗是家乡啊”。
豆雁群说到就到了眼前,遮蔽了老人面对的天空。上百只豆雁形成的宏大阵势,铺天盖地,继而纷纷落下,有落在屋船顶的,有落在船舷栏杆上的,而多数的豆雁落在屋船前的水里面,刚才暗淡下来的天空明亮了起来,阳光重又回到这片水域。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