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飞翔的鸟(5)

2022-08-24 19:20:1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老人的湖,那只头雁先是飞上了船舷,然后嘎嘎地召唤,那只小雁扑棱着翅膀试图飞上来,可几次努力都宣告失败了。老人连忙取下挂在栏杆上的长篙,伸向那只豆雁

老人的湖

那只头雁先是飞上了船舷,然后嘎嘎地召唤,那只小雁扑棱着翅膀试图飞上来,可几次努力都宣告失败了。老人连忙取下挂在栏杆上的长篙,伸向那只豆雁,它弄明白老人的用意后,便一点点地蹭了上来,用脚蹼抓牢。老人旋出一个角度,把豆雁撂在了船上。

在头雁的注视下,他走过去伸出手,小豆雁下意识地跳了一下,躲过了他的手。老人与之对视,观察到小豆雁翅膀下有血水流了出来,这次他再次慢慢把手伸了过去,它似乎明白了老人没有恶意,没有躲避,任由老人抻开翅膀,他看到翅膀里面已经血肉模糊。

老人还是头一次经历豆雁主动来求助这种事情。他不禁感慨,万物皆有灵啊。头雁肯定看到过他救助其他鸟类,才会把受伤的同类送到监测站。他从豆雁受伤情况,判断是在这只豆雁飞起来后被人射中的,这让老人痛心疾首。开始头雁带着它还能飞,到了这附近已经飞不动了,头雁才与它一同游到了这里,这让老人十分感动。

看到老人收留了受伤的豆雁,并为伤雁敷药包扎,头雁才心满意足地飞走了。

豆雁虽然不是国家重点野生保护动物,但也在禁止猎杀之列。老人知道这一定是被偷猎者用排铳打伤的,要知道,他曾是这一带非常有名的捕鸟人。

他一连几天都出去寻找那些捕猎者,他知道这些家伙的手段和方式,最后终于在远离监测船的一处苇塘处,发现了捕猎地点。这是在芦苇荡中割出的蒿草地,俗名叫枪塘子,是专为猎杀飞鸟准备的。他及时向保护区派出所报案,公安人员通过埋伏,将非法捕猎飞禽的嫌疑人一网打尽。

这只豆雁经过老人的精心照料,恢复了健康,但它无法迁徙去北方了,一个夏季就在老人这里试着飞翔。若是老人出去巡查,也会带上它,它一直陪伴在老人身旁。

春去秋来,当候鸟再次归来,头雁带着雁群来接应。头雁看到已经康复的伤雁,十分欢喜,亲自带着受伤的豆雁练习飞翔。三天后,它确定受伤的豆雁可以跟上大部队的飞翔速度,才带着这群豆雁离开。

临走时,那只伤雁恋恋不舍,在天空中足足地盘旋了三圈后,一路悲歌地去追赶雁群。

豆雁非常通人性,到了春天时,头雁会把雁群领过来。此时,那只伤雁已经有了自己心仪的“男友”,就是现在老人看不上的这只鬼鬼祟祟的公雁。

看到伤雁有了自己的伴侣,老人心里还有种吃醋的感觉。那种滋味很难受,会让自己的伤感流露出来。

第二年入秋时,伤雁与“男友”又随着雁群回到老人这里,它们还带来了自己的子女,四只可爱的小豆雁。

如今,这只饱餐后的豆雁,当着子女的面,故意炫耀自己在这里的地位。它挨近老人,故意用羽毛蹭老人的腿,撒着娇以获取老人的欢心。老人也用粗糙的手抚摸着它丰满的羽翼,它乖巧地俯卧下来,似追忆与老人共处的时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