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飞翔的鸟(6)

2022-08-24 19:20:1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老人的湖,老人原来是洪湖远近闻名的捕鸟大王,他出生在洪湖岸边的渔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从小就跟着大人们靠捕鱼长大。那时的洪湖特别美,到处是荷花,大

老人的湖

老人原来是洪湖远近闻名的捕鸟大王,他出生在洪湖岸边的渔村,世代以捕鱼为生,他从小就跟着大人们靠捕鱼长大。那时的洪湖特别美,到处是荷花,大大小小的鱼儿在荷丛中游动,各种各样的水鸟飞起来密密麻麻的。在湖里捕鱼时,顺手采几枝荷花,装点渔船的颜色,渴了喝湖水,饿了尝几口莲蓬,开心就唱着“四处野鸭和菱藕啊,秋收满畈稻谷香,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洪湖鱼米乡”。

丰美富裕的洪湖让老人记忆犹新,可这样的美景却被经济搞活所破坏。随着大量渔民涌入,到处都插上了密密麻麻的网,洪湖被围栏分割成一块块的小鱼池,变成鱼类养殖的迷魂阵,投放了大量化肥和饲料,又养鱼又养蟹,破坏了生态的平衡,洪湖的水变得臭不可闻。能捕捞的鱼类也就越来越少,收入直线下降,很快到了入不敷出的状态。

水中逐渐无鱼可捕,渔民就开始捕鸟,猎枪、网套、钩子、投毒等方法无所不用。为了经济利益,那时还算年轻的他也加入了捕鸟队伍。他从小就在这里长大,非常熟悉各种水鸟的习性,下卡子、打铳等捕鸟方法样样精通。因为每次捕获鸟类数量最多,当地人送他个称号,叫他“捕鸟大王”。

他最擅长用排铳打鸟,排铳是古老的打猎人使用的土制的猎枪。排铳制作很简单,把一根两米来长十毫米粗的钢管架上枪托,枪托设有点火的小孔,将它安装在划桨的小船上,潜伏在船上,瞄准目标点火即可射杀在湖面上游走觅食的飞鸟。

在洪湖最多的飞鸟就是鸭科类野生水禽,豆雁与野鸭野雁混群,民间素有“九雁十八鸭,最佳不过青头与八塔”之谚语。青头和八塔是洪湖野鸭的一种,全身是宝,可卖高价。虽然保护区一直禁止,可在利益驱使下,他还是铤而走险。他有自己独特的办法,捕捉的野鸭也最多。他圈养训练几只野鸭,俗称鸭媒子,就是用来引诱其他鸭伙伴进入圈套的鸭子。他覺得这种鸭子跟汉奸差不多,尽是坑害自己的同类。

深秋时节,野鸭又肥又嫩,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强劲的北风吹进芦苇荡,成片成片白絮絮的芦花随风飞舞。洪湖已进入枯水期,滩涂裸露了出来,这地方有大量的食物,招来一批批的野鸭飞鸟前来,进入到了猎鸟人布下的天罗地网。

他先是在蒿草地中割出一块十亩左右的水塘,就是枪塘子。一般要在黄昏时分,将小船划进枪塘子周围的芦苇茭草丛中隐蔽起来,再放出鸭媒子。训练有素的鸭媒子如泣如诉地呼唤,婉约之声在芦苇荡里回荡,那些不安分的野鸭便心驰神往,一群群一批批地飞来。先是在空中盘旋,互相交流,不知它们之间有多少浓情蜜意,引得野鸭竞折腰,很快便如飞蛾扑火般纷纷扎进水中,与鸭媒子一起畅游嬉戏,亲昵恩爱,野鸭兴奋之时,全然不知危险所在。这时的他早已将小船划入射程之内,他突然对鸭媒子发出一声急促的命令,机灵的鸭媒子迅速地朝水下扎去,在水里潜伏起来,不知所措的野鸭伸长了脖子四处寻找着自己的情侣。一声声沉闷的枪响,打破了野鸭的美梦,迎接它们的是密集的铁沙珠,当鸭媒子浮出水面时,刚才那些活蹦乱跳的追求者们已命丧黄泉。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