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旧事难忘

2022-08-24 19:19:0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玉堂春》 洪洞到太原的遥远,洪洞。 监狱。 苏三离了洪洞县,每当唱起这句词,竟然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可离了洪洞县,苏三将踏上什么样的路途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1 身披锁链,肩扛枷锁,

《玉堂春》 洪洞到太原的遥远

 

洪洞。

监狱。

苏三离了洪洞县,每当唱起这句词,竟然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可离了洪洞县,苏三将踏上什么样的路途却不是每个人都知道的。

1

身披锁链,肩扛枷锁,我被囚禁了的身子沉重得很。抬腿迈出了监狱的门,猛然觉得一束光直直地打过来,刺眼,我想抬手遮一遮,可是铁链和枷锁困住了我,只好闭上眼。

被囚禁了一年,在暗无天日的囚牢中度过,眼早已适应了黑暗,这一刻的光亮竟如此让人惶恐,可我知道,这不是重见天日,这只是人生中必须背负的沉重之间的短暂舒缓。

我不知前路如何,在这样的世界里,身,并不由己。他们说,我的案子要到太原去复审。长长地叹一口气,草芥的命运又哪容自己说不,复审便复审吧,大不了返回这里关押,大不了秋后问斩。

闭着眼,感觉清晰起来,身边人声嘈杂,都是来看热闹的吧,面对悲情和伤害,世人大多是冷漠的。有什么可看的啊,这一刻的我,蓬头垢面,十五公斤重的枷锁压得我背驼腰弯,嘴角不由溢出一丝笑,人群中的大多数,焉知我的命运不是下一刻的你?草菅人命并不是传说。

眼睛渐渐向光亮妥协,睁开一条缝儿,知道身边的人是崇公道,这个老头儿到监牢里来的时候说过,他是负责起解的,押送我从洪洞到太原去。老头儿的旁边是女牢头,此刻满眼怜惜地看着我,这一年,她照顾我许多,女牢里人不多,这年头良家妇女都被藏在家里,能有几个会犯罪呀。只有一间房,也许是觉得我与其他女犯人不同,总是有意识地让我靠墙休息,不让她们冲撞到我,允许我尽量保持几分干净,允许我存了几分尊严,不让她们生了欺负我的心。对这位女牢头长长一揖,此一去,也许是永别,对善良的人总该报之以善意。

眼睛总算能全部睁开了,阳光不再让我反感。这是夏日,夏日的阳光依然盛炽,如同当年在京城与三郎相遇时的盛景,可阳光再盛,照不亮黑暗,消不除罪恶。罪恶,是罪恶,罪恶的尽头是监狱,可监狱里堆放的,却不全是罪恶,也有无辜、善良和光明,我不就是个例子吗?无关盛世与乱世。

扭头再看一眼,那逼仄的监狱大门与高官们的深院高门相比,它还是太小了,小到只能容两个人错身,却关得住是非与恶念。

门里就是长长的低矮的两排牢房,一间间的,只能看得见砖墙,不许见阳光,这是对罪恶的惩罚,只有进了这里才知道,阳光在某些时候竟然作为一种奖赏。门里还有一口井,我曾在井边用小木桶提过水,井水照见我日益沧桑的容貌,洗一把尘灰,抹一下不再光滑的双鬓,喝几口甘甜润润已干燥的喉咙和心。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