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散文:旧事难忘(8)
《玉堂春》 洪洞到太原的遥远
戏,当然是戏,它是真的吗?
大家都认可,苏三的故事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四之《玉堂春落难逢夫》。
京剧言明最早传自山西梆子。也可想而知,这个戏是从山西走出去的。
追查这个故事的源头,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李春芳的《海刚峰先生居官公案传》。说南京有一个王舜卿,父亲是大官儿,已经退休回了家,这个王舜卿留在了南京,与妓女玉堂春有了感情。老父给他留下的银子很快就花光了,就被撵了出去,玉堂春在城隍庙给王舜卿赠金。浙江兰谿彭应科为玉堂春赎身,彭的夫人皮氏私通监生胡才,陷害玉堂春。王舜卿回家后,被老父亲痛骂一顿,安心读书,登甲科,擢御史,巡按山西。这时海瑞任江浙转运使,王舜卿求海瑞查玉堂春之事,海瑞到浙江后问案,方知玉堂春已入狱好久,按院解押玉堂春到堂审案时,海瑞轿子到了,玉堂春拦轿喊冤,海瑞受理此案,设计巧破此案。之后海瑞命人伪托为玉堂春长兄领其回家,王舜卿娶了玉堂春为侧室。这里的玉堂春并不是苏三,而是姓周,皮氏陷害时用的是毒酒,不是砒霜。
大约七十年后,冯梦龙写《情史类略》,说到这个故事,男主人公变成了河南王舜卿,玉堂春姓了苏,玉堂春访王生是在某庙,赎苏的人成了山西商人,但未写姓氏与县名。冯梦龙也说明,写《情史类略》之前就有戏名曰《金钏记》,戏里男主人公叫王瑚,妓女叫陈林春,商人叫周镗,奸夫叫莫有良。可惜这个戏早已失传。
冯梦龙随后就撰写了25000 字的小说《玉堂春落难逢夫》,指出故事发生在明朝正德年间(由此可知,蒲剧的改编有误,正德年间,押解人到太原是看不到双塔的,双塔建于万历年间)。男主人公为王景隆,字顺卿,南京人,其父是礼部尚书王琼,玉堂春原籍大同府,被父卖与娼户苏淮为女,排行为三,艺名玉堂春。玉堂春访王生在关王庙,赎玉堂春的是洪洞商人沈洪,沈妻皮氏与赵昂私通。王景隆中进士,巡按山西,到洪洞访得玉堂春冤情,平冤狱,娶其为妾,妻妾俱有子,子孙繁盛。(注:人物、地点、事件一一齐备,这是一个有故事背景的虚构作品)
冯梦龙小说成为戏曲蓝本,从中可看出故事发展脉络。
此戏从清代到民国,山西到处都演,流传甚广。
有传言,洪洞县原有苏三档案,也就是在关帝庙看到的展墙上所展示的档案,辛亥革命时被时任洪洞知事的河北玉田人孙奂仑拿走,卖给了法国巴黎古董商人。
洪洞人坚信自己的证据链条是完备的,除了监狱,还有城西的沈家大院、皮氏买砒霜的“益元堂”药铺,以及苏三卸枷处、休息地、行走的官道等等。但从故事发展来看,就是个文学作品,且我们都没有见过苏三案卷,说是真事,也牵强些。不过,也不能完全断定此事肯定不在洪洞,也正因为扑朔迷离,才更有几分迷幻色彩。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