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山的名字(4)

2022-08-24 19:15:5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牛天岭上向家村,三 托马斯观光小火车,是牛天岭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向长江倡导绿色环保、环山观光、天然氧吧、高山旅游的大胆尝试。到这里旅游的人,都少不

牛天岭上向家村

托马斯观光小火车,是牛天岭景区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向长江倡导绿色环保、环山观光、天然氧吧、高山旅游的大胆尝试。到这里旅游的人,都少不了要坐一趟小火车。我也去助热闹,亲自饱览、享受了一番自然美景、清新空气的天赐之福。

“我是向家村变化的见证者。向总响应‘精准扶贫’和‘万企帮万村’号召,主动回村当村主任,作出苦干3 年摘掉贫困村帽子的承诺,当时我听了,也为他捏了一把汗。我在想,向总的承诺如果不能兑现,他该怎样面对这1008 个村民和养育他的这方水土?”

听了少华的這番感慨,我心里沉甸甸的,同时也是热乎乎的。这个向长江,不正是牛天岭的一头拓荒牛吗?

我决定在向家村留下来。我要扑下身子,融入村民的情感世界,继续采访和向长江一起在脱贫攻坚前线战斗的党支部委员、党员、回乡大学生和普通村民。

在村民服务中心的门口,我遇见了村党支部书记向喜池,他和向长江同龄,是一名退伍军人。他回乡务农当村干部20 多年,对村上的过往十分清楚。看他身上的穿着,依然保留着军人的本色,只是言谈显得开朗活泼些,看上去心情很好。我开门见山地问他,你对向长江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向喜池不假思索地说,他对乡亲感情真,对家乡爱得深。为了动员全村干部群众树立脱贫的坚定信心,提振用奋斗换来幸福的精神气,投身脱贫攻坚战场,彻底改变贫困面貌。他日日夜夜不辞辛苦,下组上户,以心暖心,以情动人,因势利导地做思想说服工作。他虽然不是党员,可他像党员一样,自觉接受党支部领导,总是和村上的党员、群众在一起,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商量落实“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他不顾自己年长,企业管理担子重,硬是亲自带领支委(村党支部委员会的成员)和村民代表,到贵州、山东、浙江、上海、广东等地参观考察,并派公司员工一路上做好服务工作。回到村里,结合考察的项目,又请专家和产业大户到村上讲课,培训骨干,指导开拓种植、养殖产业。

对于产业兴村,我情有独钟,到向家村的第一天下午,我去看几个起示范作用的产业项目。

沿着新修的环山水泥公路,翻过树木葱茏的山,眼前出现了一栋栋盖着灰色塑料瓦的猪舍。这次我是去拜访养猪大户向红贵。向红贵今年40 岁,中等身材,一眼看去,人显得精明强干。他对我说,前些年在深圳打工,后来回乡在邻近的荷香桥开了个瓷砖商店。2014 年3 月,向长江到他们组开会,动员组上选择种养项目。他动了心,便跑到广西、贵州考察养牛、养猪,最终发现了贵州的从江香猪。从江香猪四肢短小,肉质很好,肥而不腻,养殖周期1 年,只有80 斤到100 斤,这种猪营养价值高。他还在网上通过查找资料与自己实地考察,在已知的86 种猪中,选出这种黑色体小的从江香猪回村喂养。当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向长江,没有想到当即就给他解决了启动香猪养殖项目资金50 万元。为了让他放心养猪,向长江还表态帮他打开销路,并预付了30 万元购猪款。在他的带动下,现在全村有5 个养殖场。向红贵养的香猪规模已达8000 多头,形成了自繁—自养—销售一条龙,年纯收入达300 多万元。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