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文化散文:山的名字(6)

2022-08-24 19:15:5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牛天岭上向家村,如何充分发挥牛天岭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优势,开拓新兴产业,向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构建领跑新时尚、美丽山村

牛天岭上向家村

如何充分发挥牛天岭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优势,开拓新兴产业,向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通过反复研究、论证,决定构建领跑新时尚、美丽山村行“农业+体育+旅游”的综合发展新模式,在很短的时间就修建好了亲子乐园、太阳湖游船中心、水上乐园、骑行观光游道、户外拓展训练基地、美味落农家、荷花鱼基地。先后成功举办了马拉松比赛、自行车比赛、钓鱼比赛,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向家村很快就成为远近闻名、最具人气的乡村旅游景点。向家村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成功实践,带动了周边6 个村共谋发展乡村旅游的热力。我看到一条从向家村出发,平坦、宽广的炒砂旅游公路,像一条墨绿色的纽带,正在把周围的乡村联成一片。

有梦想和追求的人,总是能创造人间奇迹,即使是在荒山秃岭或贫瘠的土地上。

向家村人当然没有想到,他们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故事,会在中央电视台火了起来。

2017 年10 月17 日,这一天对于向家村人来说,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是值得永远记忆、珍惜的光荣与自豪。

牛天岭离北京,千里迢迢,相隔万重山。向家村人,多少代都在渴望告别贫困、落后,走进富饶美丽幸福的岁月。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向长江领着9 个村民代表乘高铁,坐上“复兴号”列车,带着牛天岭上种植的板栗、玉米、大蒜、辣椒和酿制的蜂蜜,满怀感恩之情,激动无比地走进中央电视二台直播厅。

他们是来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最深的牵挂”特别节目的,还在现场兴奋地接受了记者直播访谈。

在旅客接待中心,少华指着《美丽向家村》宣传册上的照片激动地说,这张照片就是这天晚上,村民看中央台直播节目的真实情景,村民们个个热泪盈眶,好像他们也来到了北京,沉浸在无限幸福和激动之中。此刻,我想起到向家村的第二天,遇到的从四川乐山嫁到向家村的媳妇张群。她告诉我,10 年前,她的丈夫家里只有破烂的房子,还没法住,只好随夫在广州打工。现在建起了新房子,她便带着两个小孩回村学校读书,过上舒心的日子。

在向家村与村干部交谈时,我知道写《海国图志》的魏源故乡,就在离向家村不远的金潭沙洲村。第三天上午,我挤出时间,去瞻仰心仪已久的魏源故居。当车子进入金潭地段,看到公路两边,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的田间,铺满了金色稻谷。我便情不自禁地回忆起12 年前,我在电影《袁隆平》中,借用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诗句作台词时的心境。现在不是也有同样的感觉吗?我听魏源纪念馆的工作人员说:“今年的超级稻实验田通过验收,亩产达到1140.4 公斤,实现了袁老生前超级水稻亩产过吨粮的梦想。”而当年魏源在沙洲兴修水利筑“魏公堤”、种植“魏公稻”的佳话,流传至今。可见在这里创造全世界水稻最高产量的奇迹有其必然。我想一定有天人感应,这片土地有稻子丰收的遗传基因。今天,向家村同样出现的“青山见我应如是”的现实画卷和精彩生活,向世人诠释着,在向家村人的心中,青山、花草、树木是牛天岭独有的繁华妩媚;绿水、湖泊、河湾,是牛天岭流之不竭的金水银水;蓝天、白云、清风,是牛天岭造福百姓的光明、温暖和吉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祖国的万里江山也必然是这般锦绣辉煌。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