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奥林匹克森林公园(4)
穿过奥森北园的秋天
整个秋天,我就在北园里随意地走。我隔三岔五地去北园,从北门进,从北门出,每一次都不曾转完整个北园,甚至没有刻意去看那几个有名的景观,但我每次来都觉得新鲜。我看每一棵树都是景,看它们从绿到红,从红到黄,从黄到金黄,从鲜活的生叶到坠地的落叶,任由它们触动我心。我相信,我看到的就是整个奥森秋天“生命的色彩”。我也时常站在奥森游览地图前仔细地看它的地形地貌,又比对它在北京城寸土寸金的地理位置,一次次慨叹设计者的魄力、智慧、勇气和情怀。从自然山水景观的营造,到生态功能的科学完善,再到人性化的细节呈现,奥森是极富远见的一项园林工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生态价值、人文意义和民生勋绩将越来越彰显。这些,是奥森永不会掉落的色彩。
“爸爸,快拍呀,你快拍我呀!”一串清亮亮的声音在近旁响起。哦,又到了清河边了。河边的枯草已被收拾干净,苇花仍在枝头俏立,河面显得宽阔了许多。岸边一棵毛白杨最后几片树叶轻轻地飘落下来,和其他树的落叶铺成最后的彩叶小径。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追着落叶奔跑。她没能追上落叶,便弯下身子捧起一捧黄叶,使劲往上抛撒开,像天女散花似的。她的爸爸,一个年轻的父亲举着手机,笑呵呵地抓拍着小女孩飞舞的身姿。晚秋被他们的声音感染得沸腾了。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个画面,把看到的美在心里描绘下来。这美好的画面,像一棵树的种子。树好,就会结出好果子。美种在人心里,就会结出美的果子。
这天回家后,我再在阳台上看奥森,满目是暗绿色、苍青色、烟灰色了,偶有颜色黄或红一点的,也是焦红或枯黄色。但这是秋天生命必然显现的一种色彩。我的心依然愉悦。
人们看到落叶往往会伤感,悲秋,为什么要悲秋呢?秋天,集春的明丽、夏的热烈和冬的纯洁于一身,应该是繁华瑰丽大放异彩。没有永恒不變的树叶,即使那些叫着不落松的,它也是在更替,在孕育。光秃秃的树身并不代表死亡,落叶恰恰是树木的自我保护形式,只有一年一年地换叶更替,才有树木的成长。我反反复复地去看树,就是因为我敬畏它们具有这种根植于大地、自我革新向上拓展、完成新旧交替的伟大能力。这是大自然的规律,这是大地生命的奇迹。
转眼就会是冬天了,奥森会暂时冷清下来,但我会时常来。我看到了秋天向冬天的过渡,我想看冬天到春天的进程。秋的落叶,经过冬的冷藏,将在春天复生复荣。那时树木葱茏,河水漫漫,湿地上长满新草,飞鸟翔戏,百花盛开,万物万象自由生长,明媚生光。
冬天过后就是春天。
我的目光穿越冬天,看到了春天万物勃发的意境,看到秋天树叶从色彩绚烂到枯萎飘落的意义。它是在为春天积蓄能量,是一个新的循环的起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