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家乡的年夜饭(3)

2022-08-24 19:00:44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家乡的年味,晚饭过后,除夕的守岁便开始了,年夜饭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凉调猪肝、凉调猪肚、凉调豆芽、凉调胡萝卜丝),这时,爸爸会拿出从供销社灌来的半瓶散

家乡的年味

晚饭过后,除夕的“守岁”便开始了,年夜饭一般都是两荤两素(凉调猪肝、凉调猪肚、凉调豆芽、凉调胡萝卜丝),这时,爸爸会拿出从供销社灌来的半瓶散装酒,慢慢喝着。我们兄妹4人则手拿筷子一刻不停地飞动着,快速地往嘴里塞肉菜,不一会儿,盘子里的肉菜便下去了一半,惹得坐在旁边的大人们嘿嘿直笑。

接着,妈妈端着几盘猪肉大葱馅的肉饺、几盘鸡蛋韭菜馅的素饺,年夜饭开始进入最精彩的部分:“吃银钱饺子”,也是我们兄妹4人最开心的时刻,对于我们来说,吃“银钱饺子”正是挣钱的好机会,谁吃的饺子多,谁就挣的钱多!

为了让我们高兴,每次过年包饺子之前,妈妈都会抓一把分分钱(硬币)清洗干净,把它包在饺子馅里,如果谁能吃到饺子里的分分钱,谁便是来年最有运气的人,“吃”出的分分钱也就归谁所有!

每次煮好饺子,妈妈都会给我们兄妹4人每个人先盛一盘,然后对我们说,慢慢地吃,小心被分分钱磕伤牙。于是,我们开始一刻不停地咬开饺子皮,吐出分分钱,快速咽下饺子皮,再咬下一个。一会儿工夫我们便咬出许多分分钱,壹分的、贰分的、伍分的。每咬出一个,妈妈都用干净毛巾擦去油污菜汁,重新放回我们兄妹4人的面前,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来年的福气和运气;爸爸坐在我的旁边,一边吃饺子喝小酒,一边看着我们咬钱币,每咬出一个,显得比我们更高兴。

新年零点,饺子已经吃完,我们的面前攒了一堆分分钱,数数眼前的分分钱,惊喜地大叫:“哇!整整三角钱!”然后怀揣着吃饺子挣来的分分钱,进入下一节目——磕头挣钱,首先从爷爷、奶奶那里开始,依次给大伯、大妈、叔叔、婶婶、姑姑、姑父等所有长辈们磕头,一圈下来也能挣6角钱。吃饱了饭,挣足了钱。我们便迅速跑进夜幕之中,寻找长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比比谁的手里分分钱多,然后开始玩游戏,夜幕之中频频传出欢快的笑声。

那一刻,村里村外便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大家聚在一起,晒鞭炮,藏老猫,捉迷藏,几乎忘了回家睡觉。直到家里的爸妈找到村外,一路催促着我们回家,才依依不舍地各回各家。踏进家门,看到妈妈已经铺好被子,便迅速爬上炕,钻进热乎乎的被窝,一股暖流弥漫全身,浓浓的睡意袭来,眼皮开始不停地打架。夜空之下,爸爸走到院里,点燃迎接新财神的鞭炮,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带我们走进了新春的梦乡……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吃年夜饭时,只有我们兄妹4人的碗里的饺子能咬出分分钱?爸爸妈妈的碗里怎么就没有?我带着这个疑惑请教妈妈,妈妈便笑着说:“傻孩子,那是专为你们兄妹4人准备的。”原来,妈妈在包饺子的时候,就在装着分分钱的饺子皮上作了标记,盛饺子时就把带有标记的饺子全都盛在了我们的碗里。我又问妈妈:“为什么每年都是三角钱,而不是五角、一元呢?”妈妈接着说:“爸爸妈妈是希望你们来年有好运,福、禄、寿三星高照,福运连绵。”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