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离开家乡的人

2022-08-24 18:59:0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故乡书,我一直认为,一个离开了家乡的人,才会拥有故乡。一个一辈子没有离开家乡的人,是没有故乡的人,他(她)也沒有乡愁。对,我就是一辈子没有离开家乡,也没有乡愁

故乡书

 

 

我一直认为,一个离开了家乡的人,才会拥有故乡。一个一辈子没有离开家乡的人,是没有故乡的人,他(她)也沒有乡愁。对,我就是一辈子没有离开家乡,也没有乡愁的人。

毕飞宇在他的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开头就说,他是一个没有故乡也没有乡愁的人。他的没有故乡和没有乡愁与我完全两样。他早就离开了家乡。一个出名的人总会要免不了被人刨根问底,自己也免不了要寻根问祖,是的,每个人对于自己的根,都是那么的在意,充满了眷恋。

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要衣锦还乡,每一个离乡的人在老的时候,都格外思念家乡,虽然可能故乡早就面目全非,自己也是“乡音无改鬓毛衰”。

我的家乡是一片广大的平原。啊,一个多少年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生活的人,是多么想看一看山的影子。可是,我们这里真的只有大平原,坦荡如砥的大平原。平原上,有村庄,每一处村庄似乎都相似,却风俗、习惯、乡音,各有不同。

那么多纵横交错的河流,每一个村庄,似乎都有一条河流:大寨河、响坎河、通榆河、黄响河、唐宇河、中山河、琵琶湖……这些依傍着良田与村庄的河流,大部分都是人工河,它们浇灌着村庄的土地。

我家就在大寨河的旁边。这条有着明显的历史印迹的河流,从我家旁边流过,一直流到张集、运河,以及更远的地方,直到淮河入海处。而在小的时候,我就一直以为大寨河就是我们村子里的小河,我们每天到河边去洗衣、淘米、洗澡、钓鱼、捞水藻,或者,就呆呆地站在河边看芦苇梢头的落日,如何慢慢坠到大地的下面。

落日在河面铺下彩色的跳跃的波纹,我们一时间被这绚丽的大自然景色所惊住:怎么可以这样壮美?这是大自然最早给我们的美学的教育,胜过书本多少倍。

村子上的人们常从大寨河的桥上走过,桥下波澜不惊的碧水似乎从来没有引起人们欢喜的心情。或者这种欢喜一直就在心里,因司空见惯而变得平常了。

家乡的人们喜欢骑着自行车,或者扛着铁锹或者铁锨,慢慢走到大田里去。一路还说笑着。路边的水渠里,从电灌站打上来的水,一路奔流着。偶尔有一条大鱼从水渠里游过,在急速的水流里,翻出雪白的鱼脊,人们眼睁睁看着它随白色的水流,兜兜转转远去了。

这些穿着朴素的人们,喜欢当着单调生活娱乐的人们讲荤话,他们生活的乐趣,寄托在雨天的麻将里,安分点的女人则坐在门前亮一点的地方做针线。

大桌子上,放一只两面照的圆镜子。这一切,真的是太遥远,太古老了。只有星空古老又年轻。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