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味道(2)
女友来到了咱海岛(外一篇)
赵蓓离开窗口,深吸了一口气,在屋里来回踱着步,尽量让心情平静下来。大风刮進屋里,海水腥咸味儿小了些,但屋里的热浪还丝毫未减。赵蓓转身,在我的盛衣服的柜子里找出一大堆未洗的衣服。在卫生间里找半袋洗衣粉,在自来水管前接了一桶水,坐下来为我洗衣服。洗完衣服,见我还没回来,又开始打扫卫生。该洗的洗,该擦的擦,把整个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
中午时分,训练结束,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回屋一看,让我眼前一亮,窗明几净,屋子里一尘不染。挂在墙边刚刚洗过的衣服,还不停地往下滴着水珠儿。望着躺在床上休息的赵蓓,我感动得差点流下泪来。听到我回来,赵蓓从床上爬起来,“你回来啦!”赵蓓说。“回来啦!刚训练完,没来得及总结,我就赶快回来了。”“你们男人,就是不讲卫生,衣服都一个星期了也不洗,没有女人你还真不行。”赵蓓说。我赶紧内疚地说:“是啊!这段时间战备训练紧,没时间嘛!”“行啦,你别找理由了,咱俩赶紧先喂饱肚子再说吧!”赵蓓对我发着牢骚。我赶忙拉起赵蓓的手向炊事班跑去。
一晃两天过去了,赵蓓要离开我回京城了。这天早晨,吃过早餐,全连战士集合。连长张振海面对战士们高声说道:“同志们,今天我们全连战士们集合在一起,大家共同来欢送我们指导员的未婚妻返京,大家高兴不高兴呀!”“高兴!”全连战士异口同声。“欢迎嫂子明年再来,别忘了给我们带喜糖吃呦!”战士们的喊叫声,透过清晨的曙光,飘向那微微发白的东方。
告别战友,我陪着未婚妻上了越野吉普车,向宁波火车站驶去。这时,一轮红日正从东方的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我和赵蓓瞬间沐浴在这火红的万道霞光中。我扭头看了看我的未婚妻,此时她正靠在我的肩膀上,幸福地进入梦乡。
通州食菌
我刚退下来一周,亲朋好友就约我吃饭。
退下来的第一次聚会,我的战友们就为我推荐通州区玉带河路中段的餐馆叫通州一浥。说是全部用菌做菜,具有通州特色的蘑菇宴。果不其然,到了餐馆之后,首先是各种琳琅满目的蘑菇(即食用菌)。朋友们推杯换盏,品尝着食用菌的美味。兴致之余,使我不由得回想起童年时代,那时小伙伴们凑在一起采蘑菇的情景。
小时候,我生长在通州最南端永乐店地区一个叫胡村的小村庄。记得我们村子西边叫西果树街,那里全部是沙地,而且种满了杨树、柳树,大部分都是果树。雨季一到,我们一群村里的小孩凑在一起,去西果树街里采蘑菇。毛毛细雨一下,各种蘑菇争先恐后破土而出。果树林子里到处弥漫着蘑菇的鲜香气味。那时,不论贫富,只要菌子一出,家家户户,都能吃到美味可口的蘑菇。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