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那段青葱的岁月

2022-08-24 18:03:2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青葱岁月,1990年秋季,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我收到了那张迟到八年的充满酸楚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几天后,我背上行囊,系上叮咛,离开了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僻远农村,来到了

青葱岁月

 

 

1990年秋季,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我收到了那张迟到八年的充满酸楚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几天后,我背上行囊,系上叮咛,离开了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僻远农村,来到了省城,梦幻般的跳入了一所大专院校的“龙门”。

为了表示对新生的欢迎,校同乡会特意为我们筹备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迎新”联谊会,来自俺县的二十几名学子济济一堂,气氛颇为热烈。当乡友们都以期盼的目光,同时投向我这个待在角落里,看似沉默寡言又满身散发着泥土气息的大男孩时,为了不扫雅兴,我清了清嗓,以一种不着边际的调子唱了一支常挂在嘴边的曲子《渴望》。歌声很沉、很低,沉中含着哀婉,低中凝着幽怨。曲罢,许是为了祝贺吧,一个女孩向我姗姗走来,嘤嘤地笑着,递给了我一束开得粉粉嘟嘟的丁香花。我接过花束,满脸的犹豫和感激。

我上下打量着这个女孩,苗条略显清瘦的身段,优雅的气质,一体山乡女孩的清丽,显得很隽秀很温婉,一副晶亮的高度近视镜的下面,隐藏着一双深潭般的大眼睛,白皙的脸蛋上总是挂着丝丝甜甜的笑,身上透着一种诱人的淡淡的薄荷的香气,宛若一株盛开在幽巷里的紫丁香。她叫颖,长我两届。听老乡们讲,她不仅歌唱得好听,文笔和书法也是全校有名的,是老乡中为数不多的才女。

颖自然不属于那种娇艳的女孩。一身的质朴,一脸的恬静,似一潭秋水,清清醇醇。她说,她也喜爱那片槐林。从此,槐林便不再属于我自己。嗅着槐林的阵阵馥香,憧憬着美好的人生与未来,我和她总有攀不完的话。原来,我俩竟是同样的痴迷文学。她向我说出了她的梦,我也真诚地向她袒露了我的以往……

14岁那年,我以全乡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本县一所省属重点高级中学,但不承想,高考时却名落孙山。我怎经得起这乍到的风霜严寒?最终,我结束了求学生涯,回到了家乡。

三年后,我结了婚,成了家。妻子是一个邻村的女孩,模样长得虽然谈不上俊俏,但足可称得上是贤妻良母之类。正当我们并肩携手共筑爱巢享受着小家庭的天伦之乐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我本该平静的生活:这一年,全国农业院校首次进行试点改革,破天荒地招收农村回乡落榜青年参加高考。迟到的高考,像是专门为我潜心设计的!

通过几个月的挑灯夜战,攻关苦读,我终于赶上了这趟晚班车。

听了我的倾听,她先是惊愕,再是诧异,最后便是细雨呢喃:“认识你,真好。”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