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不甜的糖

2022-08-24 17:55:0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糖 不甜,我不知道小孃生于哪天,我只知道她大我一轮,属马的。 爷爷、奶奶共生养了4个孩子,在我记事的时候,姑妈早已远嫁他乡,父亲是老二,爷爷最宠爱的小爸也已成家,

糖 不甜

 

 

我不知道小孃生于哪天,我只知道她大我一轮,属马的。

爷爷、奶奶共生养了4个孩子,在我记事的时候,姑妈早已远嫁他乡,父亲是老二,爷爷最宠爱的小爸也已成家,小孃那时还未出嫁。

小孃是家里最小也最受宠的孩子,从小没吃过什么苦。爷爷曾在东门开过馆子,生意一度还很红火,最兴旺的时候,馆子门前拴满赶街的驴啊、骡啊!爷爷也苦了一些钱,只不过到我记事时,大人指着爷爷以前开馆子的地方给我看,我怎么也无法与那些传说相对应。还听说爷爷把苦的钱用塑料袋包着收在椽子上、墙洞里,等取出来时,好多纸币都发霉了。我的小婶把钱拿到银行里,三文不值两文地换了一些。

小孃儿时,相比她的其他至亲品尝了更多生命中的甜。甜是水果糖、大白兔奶糖的味道,甜总是让人靠近、沉溺。

当我开始读书的时候,小孃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小孃的第一个男朋友,个头比小孃还矮,扁鼻子,宽脸蛋,薄薄的嘴唇,脸上有几个小疙瘩,有条腿还有点瘸。有几次,小孃带着我出去逛,他们不知说起什么,起了争执,小孃生气了,铁青着脸,瞪着眼睛,眼眶红红的,露出小白兔般委屈、愤怒的神情,攥着我的手就向前走,却被拉住了。那男的带我们来到一个邻街的小卖部,叮叮当当地买了一些东西。小孃脸色变得和缓,他买大白兔糖哄小孃,又往我口袋里塞糖,他的手触到我的手指,我感觉那手冰凉冰凉的,根本没有小孃的温暖。无意中,我瞥到那男的眼神,游离飘忽、冷冷的,如电影里大灰狼精光四射、邪恶的眼……

当初,爷爷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可越是这样,养尊处优的小孃越是如吃了秤砣铁了心,非他不嫁。

小孃和那男的结婚时,家里从未这样热闹过,许久不见的姑妈家的孩子也来了,几姊妹兴奋得又说又跳,如鱼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我们尽情地、无拘无束地玩耍,不怕大人的管束和责骂,还可以吃平常难得一吃的美味。小孃结婚,对我们小孩子来说,比过年还热闹、开心。

小孃嫁过去后,很长时间都没回来。我问大人,也说不知道,只知道小孃如云般飘来飘去的。

有一次,小孃终于回来了,我又见到和我最亲近的小孃了。她穿着高筒靴,烫着大波浪卷,在那时可是相当时髦、摩登的打扮。她满脸温柔地抱着小婶家的小女儿,时而把那团娇弱举过头顶,又抱在胸前;时而伸长双臂,双手托着未满1 岁的小婴儿像摇摇篮一样逗弄,惹得小妹哈哈大笑。小孃宠溺地逗着小妹,看见站在墙角的我,把小妹抱稳,又腾出另一只手来摸摸我的头,捏捏我的小脸蛋,小孃柔软的手指温暖地滑过我的脸颊。接着她俯下身,在我的脸蛋上啄了几下,然后,笑意盈盈地看着我,“小丽,又长高一截了,来,小孃给你糖吃。”她腾出一只手,从口袋里抓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放在我的小手里,在我的手心里盛满阳光般的温暖。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