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健康检查
体检这事儿
记不清从哪年开始,我所在的单位就给职工每人发一张“体检卡”,到指定的医院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前几天因为母亲冠心病发作住在市区一家医院,周末的早晨我去看她,正遇到护士在给病号测量血压,我就请护士顺便帮我测量一下。不测不知道,一测吓一跳,我的血压竟然是170/100mmHg!那护士说,你赶紧到医院全面检查一下,你这样的血压太危险了,要立即治疗,否则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我也被测量的结果吓得不轻,对护士的话深信不疑。想起来家里还有一张单位去年发的体检卡,便在第二天清晨到体检卡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
早晨七点,我根据体检的要求,“不吃不喝”,空腹来到医院进行体检。体检大厅在医院的六楼,我虽然来得比较早,但还是有人排在我的前面。在体检大厅一个工作台交了体检卡,换回了一张密密麻麻写满了体检项目的A4纸。那个接待我的护士说,你这是一千元的卡,按照我们“套餐”的优惠政策,实际上你体检的项目价值是1400元,对照男性的“套餐”标准给你体检25个项目。我觉得她说这些有些多余,她的意思我当然是懂的。
这个体检大厅很是宽敞,除一间大的休息室外,其余的空间被隔成十多个检查室。第一道手续是抽血,抽完血后,便在對面的一个房间里测量血压和骨密度;再就是做B超,然后是心电图、脑电图……最后一道检查项目是做CT。一圈下来,用时一个半小时。每检查完一个项目,相关科室就在那张A4纸上做个记号。全部检查完毕后,便把那张A4纸交给护士,她嘱咐我说,过几天去拿体检报告表。
出了医院大门,肚子饿得咕咕叫,就近在一家面馆要了一碗面狼吞虎咽起来。隔壁桌子上有两人也在吃面条,从他们的对话中听出来,他们两人也是刚刚在这家医院体检的。只听见他们两个人说,现在真是科技发达了啊,整个体检过程从头到尾都是机器在检查,好像除了抽血,其他的都不需要人工了,再过几年,恐怕连医生都不需要了。另一个人接着说,我们小时候看病,先是医生把脉,拿听诊器在胸口上下左右移动,再把眼皮翻几下,问东问西,大概就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现在倒好,医生只顾操作机器,懒得搭理你。这样下去,以后医生怕是都不会看病了,病人检查时要是遇到停电那不就歇菜了嘛。
这两人好像打开了话匣子,从体检又说到了医保和农村合作医疗。只听一个说道,现在国家政策确实好,医疗费按照比例报销,但患者的实际负担并没有减少多少。原因是只要你一进医院,便是全身大检查,什么血检、尿检、彩超、B超……管你相干不相干,一样不落下,报销的医疗费都被这些检查的费用抵消了,患者的实际支出并没有减少。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假如你上周五才出的医院,周一病情发作再去住院,还得重新检查一遍。这里面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