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记忆中的龙港(2)
潜蛟可与魂游
今年9月初,我受龙港市委宣传部之邀,再次来到了龙港,试图找到打开认识龙港、理解龙港的金钥匙。在龙港参观了三天,蓦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我那首小诗的另一句“潜蛟可与魂游”,嗯,谁是潜蛟?凭浮光掠影的参观和那些展馆罗列的成就,就发些啧啧的赞叹,那显然是非常容易的。但那于人又能有多少认识上的价值与理解层面上的洞察与发现呢?如果没有理性的升华与精神的结晶,发些廉价的赞扬又有什么意思呢?!人常说:人杰地灵。那么,龙港历史上有过一些什么样的名人呢?也许从他们的事迹与秉性中,我或可以寻得龙港人身上的精神之一二吗?他们是否就是我要寻求邂逅的“潜蛟”?我想与之魂游共历一次历史,以期获得认识上的真知灼见。在市作协主席倪宇春的引领下,我“潜入”了龙港的往事,怀着仰望敬慕的情感,向一个个远逝的大先生的灵魂进发……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龙港历史上从政的名人不多,能数上名号的有两位,虽然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胆有识,敢作敢为,但却仕途不佳,几乎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一个陈尧英,有“平阳豪士”之称,初始给宋高宗皇帝上折子,献过二十四道治国安邦之策和一部《兵书》,他的确得到了高宗的青睐,获召觐见。谁知却与皇上身边的小人陈与义发生了冲撞,结果皇上没见上,还被陈的几句谄言诋毁,第一个回合就被人家给打回了老家。另一个吴宝秀,更是可悲,他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拜大理评事,按说是即刻就要飞黄腾达了,却因性情耿直,敢于斗恶,甫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处理了一批猾奸豪强,没几天就遭弹劾下台,削职入狱,后发配原籍,一年后就殁了!
嘿嘿,我这可绝不是嘲笑啊!在我看来,这两个龙港的政治头人,绝非没有治国安邦的“硬实力”,而是他俩都不是“潜蛟”,不具备在官场周游应对,逢场作戏的“软实力”,一上场就锋芒毕露,咄咄逼人,人家岂能容你呢?这可能与他们太过阳光透明而没有为官之柔术与转圜裕如之能有关,当然,我更觉得是龙港人的秉性使然。这儿的人因为山高皇帝远,再加上不乏聪明与刻苦,总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就足够了。然而,这样的想法与这股劲儿头,若用在任何一个专业领域的任何一个科目上,都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恰恰用在封建社会的旧官场上,就绝对是有问题的了。我看在教育领域的刘绍宽和在数学专业领域的姜立夫、姜伯驹父子,就一路顺风顺水,很是平安地就入册进史,光焰千秋,而且丰功伟绩至今都在龙港人心中荡漾,并被人们口口相传,这是为什么呢?
容我再引用一遍“潜蛟可与魂游”吧!在这里,这句话又有了另外一层的意味。姜立夫与其子姜伯驹都是数学家,虽然政治家与数学家都是“家”,但此家非彼家,一个要洞悉人心,搏待人心,击败对手;一个要参悟渊薮,探得道理,不与任何人为敌。这完全是两个天地。包括教育家刘绍宽也一样,他们三人都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与搞政治的人完全不同,根本就无须费心,不用琢磨人和人心,更不用理解上层建筑与人和人的各种关系,他们属于真正的永远都在人心之外的“水下”之潜蛟。他们不直接进入政治,却在做着为政治所用的,与人才能、灵魂,最切近、最深入的事情。他们不是腾空而起的在上之飞龙,而是沉潜在静穆的深海清静处,做着别人根本就看不到也看不懂却是最显示自己才华与天赋的工作,而且还是绝对不会招惹任何人的事情。不与人交,所以没人反对;不干涉任何人的事情,故不会遭到任何人仇恨与追杀。他们积铢垒厘,以静默无声的掘进之寸功,来抵别人耀武扬威的丰功伟绩,精卫填海,聚沙成塔,“神龙不现首尾”地以“潜蛟”之姿态,来“魂游”于数学之汪洋大海,终探得令人瞩目的“明珠”而获得了世人的称颂和赞赏。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