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东海之滨(2)

2022-08-24 17:21:1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让龙港告诉世界,龙港有常住人口约50万,再加上流动人口,号称70万人口,是一个中等大市。龙港撤镇设市以后,以更大魅力深化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启动了扁平化

让龙港告诉世界

龙港有常住人口约50万,再加上流动人口,号称70万人口,是一个中等大市。龙港撤镇设市以后,以更大魅力深化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启动了“扁平化”改革2.0版,将102个社区划分为26个基层治理单元,每个单元建立社区联合党委,社区联勤工作站,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位一体”运行机制,真正实现“市直管社区”的“扁平化”管理。

这就是县域“多元共治”的龙港模式。龙港是一个县级市,但更是一个“实验区”,承担着探索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国家战略任务。未来的龙港将不再有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之分,没有城市与农村的区别,换之以国家新型城市。

龙港,正在扣响未来城市之门。2021年6月,一份4万余字的《龙湾未来城区建设行动方案》新鲜出炉。在这之前,龙湾启动59个城中村(区块)改造,占行政村数量一半以上,这为新型城市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未来城区建设以“未来之城”为起笔,落笔“让老百姓幸福”,绘制未来社区、未来园区、未来街区、未来乡村,向全省乃至全国呈现令人耳目一新的“龙湾方案”。这一方案入选2021年浙江省未来社区创建名单全域类项目,成为“温州第一”。

龙港正在打造新外滩沿江板块、新地标公共服务中心、新社区均瑶教育未来社区、新生态城市公园等,加强推动龙港由“农民城”向现代城转变。龙港已规划3000亩产业区块,打造全国绿色印刷包装材料制造基地,推动印包产业向千亿级集群进军,为新型城市提供产业支撑。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座现代化未来之城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蛟龙”已经出“港”。至2021年9月,全国首个“镇改市”的龙港已经运行两个“365天”。

和两年前一样,龙港仿佛依然沐浴在节日的喜庆之中,但我们分明聆听到龙港人改革攻坚、铿锵有力的脚步声,看到龙港人风雨兼程、夙兴夜寐的身影。

潮起鳌江入海口

踏足龙港这块神奇土地,让人的心里有一种跃动升腾的感觉。这里林立的高楼大厦,宽阔的城市大道,茂盛的榕树景观,独特的滨海风情,对一个新来龙港的人来说都是那么新奇。

很早以前,听过一个叫《芝麻开门》的童话故事,说的是一个善良的山里娃用“芝麻开门”的密语,找到了金山矿藏,改变了命运。这是一个关于善良和财富的故事。

在龙港,我听到的是“城市开门”的故事,龙港人用自己勤劳勇敢的双手,扣响了城市之门,于是现代化城市之门向龙港人徐徐开启。这是一个关于改革和奋斗的故事。

这些年来,龙港声名鹊起,闻名遐迩,成为人们赞叹不已而又心向往之的地方。龙港是一座与鳌江流域相伴相生的城市,更是一座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频共振的城市。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