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东海之滨(3)

2022-08-24 17:21:1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让龙港告诉世界,鳌江以海生鳌为名,听上去是浙江八条江流中最生猛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在浙江八大河流中排行最小,全长只有74公里。这条发源于南雁荡,东流至平

让龙港告诉世界

鳌江以海生“鳌”为名,听上去是浙江八条江流中最生猛的。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在浙江八大河流中排行最小,全长只有74公里。这条发源于南雁荡,东流至平阳鳌江镇的鳌江,属于浙南山地的主要河流,也算是浙南的一方水中“诸侯”。正是在这片昔日并不起眼的鳌江入海口,龙港人民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到龙港,龙翔外滩广场是不得不走的一个地方。这里曾经是鳌江滩涂冲击形成的堤坝,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休闲观光的好去处。令人难以想象的是早在1983年,这里荒草丛生,沟壑纵横,周边五个小渔村像不被人看好的五粒扣子散落其中。人们的记忆中,这里灯不明,路不平,水不清,整个镇只有五千多人口。

广场上耸立的九龙柱龙纹雕塑,气势非凡,见证了龙港的昨天和今天。正是在这片一穷二白的土地上,龙港人们开始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梦想,开始了叩响城市之门的新探索,开始了“蛟龙”出“港”的新逐浪。

说起往事,龙港人一脸骄傲。那时候,龙港10万“业务员”大军遍布全国各地,凭着吃苦耐劳的“四千”精神——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龙港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改革和奋斗成为70万龙港人民叩响城市之门的密码。

40年前,温州南部的鳌江流域是平阳县。1981年6月,从平阳县分出一个苍南县。1983年10月,苍南县在鳌江入海口南岸一个叫方岩下的地方,设立了龙港镇。现在龙港市又从苍南县中分出,这样鳌江流域变成了三个县级行政区,即平阳县、苍南县、龙港市。

这就是龙港市的前世今生。

龙港镇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成为“温州模式”的一面代表性旗帜。人们不会忘记,最初的改革者们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气和魅力。1988年,龙港舥艚片区农民包郑照状告苍南县县长,成为全国第一例“民告官”案件。1991年,企业家王均瑶承包温州至长沙航线,被称为“胆大包天”而名扬海内外。而建镇之初,龙港率先实现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成为全国首创。

人是最宝贵的,有了人就可以创造一切奇迹。龙港人在建镇之初他们窝居在狭小的民居里,前店后厂,几代同居陋室,生活过得十分窘迫。只有改革才能把创业大军留下来,让他们在龙港真正扎下根来。他们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吸引龙港镇周边的县市和乡镇的创业大军自带口粮进城落户。同时,龙港镇大胆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让进城农民买地基盖房子。这样,农民在龙港安家有了创业根基,政府又拿到一笔资金用来发展。

龙巷的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起来,政府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实现持续发展,上世纪90年代,龙港镇经济综合实力跃居温州市乡镇第一名。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