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东海之滨(4)

2022-08-24 17:21:1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让龙港告诉世界,在龙港流传着一个换牌子的故事。 1993年,在104国道平阳县钱仓镇进入龙港镇的路口竖起了中国农民第一城的牌匾,这是由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芳

让龙港告诉世界

在龙港流传着一个换牌子的故事。

1993年,在104国道平阳县钱仓镇进入龙港镇的路口竖起了“中国农民第一城”的牌匾,这是由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王芳题写的,于是“农民城”成为龙港的代名词。但随之也带来激烈的区域竞争,大量的企业和资金外流,到20世纪末,龙港镇的发展受到体制和多种要素的制约,一度陷入困境。

当时的龙港镇领导们清醒地意识到,农民当年可以进城,也可以出城,不发展特色产业,“农民城”将成为一座空城。

从“农民城”向“产业城”迈进,龙港人开始了二次创业。龙港镇加快产业化进程,形成一大批特色产业,先后获得了“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四张国家级特色产业金名片。

2003年3月,耸立在104国道长达10年之久的“中国农民第一城”招牌被拿下,一块“中国印刷城”的牌匾在甬台温高速公路挂上。

从农民城到产业城,再到现代化新城的蝶变,龙港的发展就是一部中国改革史。

一座城的文气和朝气

龙港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又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龙港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晋太康年间,始于横山与船屯设县,龙港即属于当时的始阳县。始阳县就是平阳的旧称。自古以来,龙港历史上英杰辈出,文化积淀深厚。

今天,撤镇建市后的这座年轻城市,处处流淌着诗意,温润着浓浓的传统文化,谢云故居、刘绍宽纪念馆、厚庄教育馆、非遗展示中心成为展示龙港千年文脉的窗口。

2021年5月20日,“老友汇”团队的一场以爱为主题的同学会在龙湾举行,吸引了無数有志于龙港建设的青年。龙港已经连续举办了5年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为龙港营造了更加浓郁的创业创新氛因,吸引着国内外创业团队、创业青年来到这里,共同实现梦想,赢得腾飞。

梧桐繁茂,凤凰自来;云起龙骧,才聚湾区。活动举办5年来,已促成51个优质项目落户,获奖项目落地率50%,申请专利200余个,带动就业近万人。

这是一座永远年轻的城市,每年大批青年落户龙港,释放青年创新创业的无穷活力。

龙港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于2020年宣告成立,许多热心的年轻人在为龙港经济社会发展做有奉献、有意义、有价值的精准助力与服务。他们奔跑着,他们腾飞着。他们围绕“百企三创助力生活富足、城市读书助力精神自信自强、同心服务助力社会和谐和睦、寻美中国助力环境宜居宜业”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为龙港新城助力,为共同富裕奉献。

2021年9月4日晚,龙港市文化中心灯火辉煌,座无虚席,第二届龙港城市阅读论坛在悠扬绵长的古琴中拉开序幕,再一次点亮城市文明之光。这个论坛也因此成为名人聚焦、引领风尚的盛会,成为龙港书香城市建设的标志。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