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散文:龙港的奋斗史(3)
我和龙港有个约会
中对口村人率先开始对环境进行绿化,他们购置了大量的珍贵树种和乡土树种,以“一村种万树”的魄力开始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行动,他们请来省里有名的设计师,按照季节和当地特点,设计了自己特色的村庄。整洁优美的乡村环境,生态宜居的住宅小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村庄景观绿化公园、健身休闲绿道等各种公共设施齐全……这就是“醉”美中對口的生动写照。
我们乘着村里的电瓶车沿着村里的树林一路浏览,一路感叹,此时清风拂面,空气清新如洗,行进在绿意盎然的林间小道,悠然悠然。
车子在一条小溪旁停了下来,这是村里的小公园,此处树木错落,枝繁叶茂,间以奇花异卉,不时有幽香扑鼻,木板的长廊中一排带着遮阳伞的桌椅下有老人乘凉、下棋,摇着蒲扇聊天,主人们热情地拿出当地的特色小吃,沏上一壶热茶,招呼我们坐下歇息。
眼前翠绿的溪水轻轻荡漾,人工喷泉吐着晶莹的“花”,岸边立着一个警示牌,“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多重”,寥寥两句话,说出了干部的心声。
远处,村里为农民们盖的公寓楼格外醒目,村干部说,各家不仅按照自己的审美装修,而且村里一律给配上了智能家电,日子比城里人还现代。
赏完美景,游览车把我们载到村老人公寓。这是一个U字形的四合院,三面四层楼房,一共近200来个单间,各种设施齐全。村书记陈开茂介绍说,本村六十岁以上老人,交3万元押金,就可以住到“百年之后”。
我不想走了,想在这里安个家。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