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传奇大师姜立夫的人生(7)

2022-08-24 17:03:36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一代数学大师姜立夫的传奇人,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筹建中的中山大学,姜立夫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之后,他一直担任

一代数学大师姜立夫的传奇人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并入筹建中的中山大学,姜立夫担任了中山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和数学系筹备小组成员,之后,他一直担任数学系几何教学的负责人,从事着有关研究。他关注国外学术动态,大力引进外国教材,组织并参与翻译出版了苏联数学家穆斯赫利什维利的《解析几何学教程》、诺尔金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基础》,还有法国E.嘉当的《黎曼几何学正交标架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校内教学体系瓦解,姜立夫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78年2月3日,心力衰竭的姜立夫在广州逝世。

子承父业,影响深远

姜立夫逝世后,姜夫人及长子姜伯驹遵遗嘱将百余册珍贵书籍赠予中山大學。在姜立夫先生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子女们接过了接力棒,都走上了数学家之路。

长子姜伯驹,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5至1998年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至2000年任教育部理科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姜伯驹主要研究领域在拓扑学及不动点理论领域,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次子姜仲騄,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后在国家军工企业从事技术工作,曾多次获得发明创新奖项。

还有在姜立夫夫妇身边长大的侄女姜淑雁,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赴美入哈佛大学拉迪克来夫女校研究院学习,1936年获数学硕士学位。姜淑雁在纪念叔父的文章中说:“叔父慈爱之情,无微不至,胜过生身父亲。”1989年,南开大学建校70周年校庆,姜淑雁和国际著名数学大师、时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的陈省身教授一起为教学楼捐献姜立夫半身铜像。

同为温州籍的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视姜立夫为其“艰难的数学道路上深深感怀的人之一”。在《苏步青教授谈中国现代数学》一文中写道:苏教授再三强调中国现代数学史必须对姜立夫先生“大书特书”。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今天的温州,被誉为“数学家之乡”。这座引人注目的城市,近百年来走出了数学方面的学者、教授超过200人。从开拓者姜立夫,到苏步青、李锐夫、潘廷洸、柯召、方德植、徐贤修、徐桂芳等第一代数学家,再到白正国、项黼宸、徐贤仪、杨忠道、谷超豪、张鸣镛、张鸣华等第二代数学家,直至胡毓达、项武忠、项武义、姜伯驹、李秉彝、陆善镇等第三代数学家。温州数学家由原点逐渐开枝散叶,成为数学界天空中闪亮的明星群体。曾有人统计,在一个时期内,国内主要大学的数学系系主任有三分之一是温州人,先后有六位温州籍数学家担任过高校校长或副校长。

2003年,姜立夫弟子、国际最高数学成就——沃尔夫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访问温州时,感慨良多,他欣然题写“数学家之乡”,以褒扬这支我国乃至国际数学界的重要力量。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