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小夜曲的迷恋

2022-08-26 19:41:47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小夜曲,1 郑华是早晨去买菜时生的病。她生病时,正走在红砖墙边上。一只手提着一兜子刚买的青菜。她突然感到不好。脑袋眩晕,下意识地用手扶住墙。后来有人说,她这一扶

小夜曲

 

1

郑华是早晨去买菜时生的病。她生病时,正走在红砖墙边上。一只手提着一兜子刚买的青菜。她突然感到不好。脑袋眩晕,下意识地用手扶住墙。后来有人说,她这一扶,扶得好,如果不是正在墙边,一只手扶住了,郑华有可能跌跤,跌跤了,就站不起来。这样后果会很糟糕。郑华扶住墙,手一软,青菜就掉在地上,给路边的人一个信号,果然就有人过来扶住她,问她怎么了。这时郑华就说不出话,她想说话,舌头却像被一条绳子套牢,伸展不开。扶她的人听到了呜呜的声音。郑华舌头虽然打结,脑子里的某一部分却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出了问题。她就瞪大眼睛,眼神充满恐惧。扶她的人就叫,说谁认识这个老太太,她好像有病了。

紅墙边的早市,来来往往都是这个小区的人。平日里一边买菜一边打招呼。扶郑华的那人一叫,果然有人奔过来。

哎呀,这不是郑老师吗?您这是怎么了?一个老太太叫起来。郑华见是邻居吴姐,前天还送给她一盆君子兰。她就呜呜地说,说不清,急得手抖起来。

吴姐醒过腔儿来,说快去,告诉她家人,怕是中风了。

围观的人围成半个圈,都站着,却没人动。吴姐发狠说,还不去,救命啊!

五楼孙家的小媳妇儿就转身,撒腿跑。

转过红砖墙,有一个小豁口,是每天去早市的人们嫌路远,一块砖一块砖扒开的,只容得下一个人侧身进去,孙家小媳妇苗条,不用蹭,一溜烟儿就越过墙,奔到孟广林的家。

敲了半天门,先传出一声怒吼,敲什么?怎么不带钥匙?话音未落,门开了,孟广林穿一件衬裤,披一件黑色羽绒服,满脸不耐烦。孙家小媳妇儿说,是大娘,她在墙外边,大概是中风了。孟广林吓了一跳,撒腿就往门外跑,孙家小媳妇儿也跟着跑。孟广林细瘦的身体,竹竿一样,满头白发飘着,像竹竿上挂的一块布。孙家小媳妇儿突然感到他很可怜。

本来是不喜欢这个老头的,甚至有点讨厌他。孙家小媳妇儿想。他家住一楼,常听到咆哮声。只是老孟头一个人的声音,郑老师倒是没声音的。老孟头跑了两步,就落在孙家小媳妇儿后面。

在哪儿?在哪儿?老孟头一迭声地问。孙家媳妇儿领他到红砖墙边上。

被扒开的洞像龇着牙的豁嘴,里出外进,参差不齐。老孟头穿一双拖鞋,双手扶着砖墙蹭过去,见吴姐扶着郑华,正慢慢走过来。孟广林站住,伸出一双手,好像等着人们把郑华送给他。人们果然就把郑华送过来。一向威风凛凛的老孟头,声音里就有了哭腔。

怎么啦,你啊。刚出来不是好好的?

郑华就说话,声音呜呜的,听不清楚。吴姐说快扶回家,赶快去医院看病,大概是中风了。孟广林一双胳膊合不拢,十个手指都张开着,一张长茄子一样的脸上,五官都耷拉下来,好像病的不是郑华,倒是他自己,等着帮助的也不是郑华,他倒像一个巨婴。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