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名字的符号
真人五加一
人的名字不过是一个人存在的符号,本来不必太过重视,可名字同时又是伴随一个人终生的生命对应物,又不可能不重视。
我的名字,借助于国脚高洪波冷静的射门而名扬天下,以至于某次到邮局取寄来的包裹,被业务员兴致勃勃地打量,继而询问:“您是踢足球的高洪波吗?”我回答道:“不是。那位高洪波用脚尖,而我用笔尖……”
同名同姓的现象在中国出现的概率太高,所以回避同名同姓以免出现不应有的误会也成为一种时尚。我记得广东有一位老作家叫杨干华,他喜得双胞胎孙子和孙女,他告诉我为了避免重复,他给孙子和孙女起了四个字的名字,一个叫“杨兴扑朔”,一个叫“杨兴迷离”,这是取古诗中雄雌双兔的意象,“杨”为姓,“兴”为辈分顺序,“扑朔”与“迷离”则出白《木兰辞》,我相信这对双胞胎兄妹今后重名的概率极小。
扑朔为兄,迷离为妹,老作家怕小女孩取“迷离”之名容易走失,遂用谐音“米莉”代之,像美国女孩的名字,少了古典的韵味,其实叫“迷离”可能更有意思。
我的名字是我喜爱文学的叔叔起的,原先有个爱国主义的小名,叫“利中”,弟弟叫“利民”,这一命名权大概是我父亲,一位党的忠实干部最早给予的命名。
后来上小学,需要一个正式的“官名”,最初定名为“高少明”,这是叔叔的智慧,过了一阵他认为不好,说少明少明,少年时期明,老了怎么办?他又给我改名叫“高宏坡”,意思是雄伟的山峦,可惜我家乡地处内蒙古草原,从来就没有什么“宏坡”。
上了二年级,我爱钻研的叔叔兴致勃勃地宣布,将“宏坡”改为现在的“洪波”,弟弟改名为“洪涛”,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挺好!
至今我还记得几十年前叔叔为我改名时的激动与兴奋,那时他是一名壮志未酬的青年民警,后来成为解放军的参谋,他最早想当作家、画家以及发明家,但是这些梦想都成为了一种幻想,所以他把对侄儿名字的确认当成一件极慎重的事。
我记得他把“宏坡”与“洪波”的各种书写方式一遍遍地写在纸上,反复比较,口中念念有词,最终弃山入水,我从此就只好“汹涌澎湃”起来。
叔叔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洪源,为的是与我们兄弟一脉相承。也巧,我的妻子名“丹江”,全家都和水有不解的缘分。应该承认姓名的心理暗示,还是很有关系的。
到现在为止,我知道一共有五个和我同名同姓的高洪波。第一个就是足球明星——国脚高洪波,他的哥哥和我的弟弟同名,叫高洪涛,为什么知道这些呢?因为在1988年的时候,我受《中国体育报》的邀请写过他的一篇专访,那时他刚刚得了金鞋奖,时年二十二岁。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