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美丽的方老师(2)

2022-08-26 21:26:1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参差或错落,同学都没有一丁点基础,有稍难的唱句教了多遍,仍没学会。她要求严,非要合唱出希望的节拍,依然带着笑,清了清嗓子,一遍遍反复教,甚至唱到她喉

参差或错落

同学都没有一丁点基础,有稍难的唱句教了多遍,仍没学会。她要求严,非要合唱出希望的节拍,依然带着笑,清了清嗓子,一遍遍反复教,甚至唱到她喉咙沙哑。

她一边领唱,一边用手打着节拍,教歌投入,忘了也或许是顾不上掩嘴,参差不齐的牙齿也蛮好看,错落自然,像河道淘洗出的白色的小石子,乌黑的马尾辫随身体移动,左右晃甩。歌声甜美悦耳,几十年过去,电视、广播上听见同样的歌曲,我都有些激动,脑子里浮现起方老师教唱歌的情形。

方老师调走后,到初中毕业,我都没有上过正经的音乐课,该课改成自习或干脆上其他主课。

初冬傍晚,夕阳的余晖斜洒在教室外小树林的末梢,近一半的同学待在教室,前几天,布置背诵的课文没背出来。

方老师坐在讲台上,托着腮,批改作业,等着学生一个一个过关。我像鳖一样趴在座位上,打开课文,书盖头上,闭着眼,脑中想着课文,断断续续背出来,没勇气上讲台。她几次停止改作业,放下笔,望了望窗外,揉揉脑门,扫视班级的学生,和蔼地鼓励,伸出两根修长的手指:“背出来就过关回家,允许错两次。”我又小声地背了几次,低头瞅了瞅打满补丁的旧衣裳,有些自卑,瞟了一眼方老师。她正用鼓励的眼神望着我。挠挠头,鼓起勇气,慢慢挪到她的身边。心紧张得怦怦跳,仿佛要蹿出去似的,咽了口唾液,刚开个头,就卡住了,又慌又急,低著头,不停地在裤子上擦手心的汗,脑子一片空白,背过的课文不知道逃到什么角落,想不起来一字半句。她脸上没有一丝不耐烦,信任地望着我,轻轻地做下压手势,温和地说:“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再想想!”我放松了一点,抬头盯着教室陈旧的屋梁,脑子飞速旋转,课文的语句像散落在地的弹珠慢慢地找回来,磕磕巴巴地背完。

她笑着说:“胆子大一点,别紧张,回去再多背几遍!”快速写下“已背过”。我如释重负地长舒了口气,回到座位,收拾书本,朝方老师瞥了一眼,她朝我点点头。在其他同学羡慕的眼神中,轻松离开教室,一路上蹦蹦跳跳,哼着歌,夕阳洒在路边的村庄和田野,劳累的村民牵着憨厚的水牛缓缓行走,草丛中翩翩起舞的彩色蝴蝶美丽可爱,家门口的小狗冲跑过来,不停地摇着尾巴在我脚边撒娇打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有一次,午后去方老师办公室,送早上落在家里的作业本,门虚掩,轻轻地敲,没反应。我从门缝里瞄了一眼,方老师独自待在办公室,趴在桌上,托着腮,肩膀抖动,不停地抽泣。犹豫了一下,想掉头走,想起是她叫我中午过来的,还是大胆喊了声“报告”。她停止哭,用手帕揩了一下泪,咳嗽了几声,长长地叹了口气,轻声说:“进来。”转过身,努力挤出笑容,眼睛红肿,脸上还有未揩掉的泪痕,抓住揉皱的信纸,接过作业本,拍了拍我的肩膀,点点头,没有说话。我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慢慢地走出办公室,一遍遍地想着刚才发生的情景。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