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赏荷最宜趁微雨(2)

2022-08-26 21:24:41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秋荷记,荷花并没有完全凋谢,当然也没有了夏日娇艳欲滴的劲儿。与映日荷花别样红相比,如今的荷花更像是陪衬,甚至可有可无。那么大一片荷,偶尔有那么一

秋荷记

荷花并没有完全凋谢,当然也没有了夏日娇艳欲滴的劲儿。与“映日荷花别样红”相比,如今的荷花更像是陪衬,甚至可有可无。那么大一片荷,偶尔有那么一两朵花挂在枝头或浮在水面,无精打采的,画面颇为滑稽,大抵感觉像农村老太太花白稀疏的发髻上别了朵大红花,尽管增添了喜庆,但总感觉别扭。按苏轼的说法“人间四月芳菲尽”,九月份更是早就过了花期。岸上的草木丛中,可能也会有米粒或扣子状的小花,但也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旁门左道”,抑或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孤魂野鬼”,拣在“夏季已走远,冬季尚未来”的端口绽放,也是挖空心思。荷花应该没有这般伎俩,花无百日红的道理它们还是应该明白的,“苟延残喘”更像是与岁月的抗争。

诚如我们,与岁月剑拔弩张,到头来两手空空,也会不自觉地摇头苦笑,与自己和解。浮生若梦,索然无味,只能一笑了之。

赏荷最宜趁微雨。

可惜我懒惰得很,又非有心之人,遇着下雨躲都来不及,哪里还有“堪寻访”的闲情逸致?我不惑的身体内住了颗古稀的灵魂,以至于对所谓的美好都寡淡得很,这片荷已经足够我倾诉,更何况没有蜻蜓的干扰,我们都是安静的,一个人和一片荷,彼此沉默,相看不厌,且听风吟。它们在风中摇摆,我在风中皱眉。落叶从我眼前飘落在它们身侧,滑落的轨迹,一端系在我的心田,一端系在它们的根上,最终都被流水带走,不留下丝毫的端倪。

这股安静很快就被野鸭打破。有只野鸭突然从水底冒出,拍打翅膀,沿着水面,飞了起来。一时间,水花四溅,滚落如雨。这种天降之喜让我有种圆梦的感觉。我目送那只鸭子隐入水中,再将目光停留在刚经历了“短时强降雨”的荷上。珍珠似的雨滴在荷叶上飞速打转,迅疾地滚入水中。鱼儿被“突袭”吓得惊慌失措,溃不成军,树倒猢狲散。那些原本就在外围游荡的鱼,此刻倒没事似的,依旧清闲,依旧落寞。它们的世界中根本没有这场雨。经过短暂的慌乱,水面很快又恢复了原来的秩序。荷,茕茕孑立,那场雨阻止不了美人迟暮。鱼,耀武扬威,那场雨浇灭不了跳梁者的气焰。我,扼腕叹息,那场雨平复不了澎湃的心潮。

有野鸭缓缓游了过来。我不确定是不是刚才惹是生非的那一只。它朝着荷,游得很慢,那小心翼翼的神态,让我想起幼年时一步一步走向学校的自己。它靠近荷,随即就停了下来。没有掌声,没有鼓励,我都不敢大口呼吸,生怕惊扰了它。它终于鼓起勇气向荷冲去。

面对身材如此庞大的入侵者,鱼儿实在是没有抵抗的勇气,只能再次一哄而散。

我已经许久未回老家,也许久没有看过老家的风景。田地里多了几座新坟,抑或村子里添了几座小楼,也都无从知晓。以前读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诗句,常觉得杜甫命运太过悲苦,三百年大唐帝国,他偏偏赶上“安史之乱”。荷的花和叶始终与它的根紧紧相连,生死相依。我离乡千里,年近不惑,一事无成。关河冷落,谁悲失意之人?萍水相逢,尽是它乡之客。眼前的这片荷,一生都守着这片水,繁华与衰败,都是生命的馈赠,无奔波之苦,无颠沛之痛。对于命运,它们接受;对于机遇,它们等待,而我却不能停留。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