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盘山小学
磨石山下
我们不能确定,管门的人来还是不来,我们在那扇锈迹斑驳的大门前等着。
大门是铁栅栏门,透过栅栏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局部:一大片荒草,几棵古树,一栋独立的拱形圆顶的房子,还有一排U字形的平房,看起来像是日本式的会所。
同行姚老师,诸暨人。给联系人打了好几次电话,每次都说来了,来了。
这是一所小学,在诸暨的盘山,名“盘山小学”。學校不大,名气挺牛。当年国民政府里,许多大人物跟它有关联,甚至连蒋介石都有题名。看到大门紧闭,荒凉如斯,我们有点怀疑。不过,从栅栏缝隙,我们依稀可以看到,那拱形房子门楣上镶嵌着“盘山小学”四个大字,苍劲有力,别具一格,尽显功底。仔细瞧瞧,原来是民国书法大家于有任的笔迹,让人吃惊。
太阳静静地挂在天空,有一些云懒懒地悬浮着,偶尔遮住一下太阳的光芒。幸好在这云朵遮住太阳光芒时,会有一丝风吹来,这让人稍稍有点舒爽。管理人还没到达,同行的朋友们攀谈起来。凑巧的是我们一行人中有三个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亦涛、立波、姚老师。这三个人都是作家、诗人,文采出众,见识也不同凡响。从他们的交谈中,我们得知,盘山小学背靠的山叫磨石山。我好像听说过磨石山,就是想不起来,思想了好久才恍然大悟,原来就是立波口中多次说起的磨石山呀。
立波姓蒋,一直说祖籍是磨石山下的盘山村。他至今记得,从小父亲就无数次跟他说起,他们的祖上是从磨石山迁徙过来的。恰好同去的蒋渭渔蒋总,祖籍也是磨石山下盘山村,于是约好看了盘山小学再去盘山村蒋氏祠堂。
管门人骑了电瓶车终于姗姗而来,下车,挂着笑脸,连声说不好意思。
我们走在U形校舍回廊,听管门人讲解。这座小学设计非常超前,无论你从哪一间开始,走到任何一间校舍,包括食堂,都不会让你日晒雨淋,不禁暗暗赞叹设计者的匠心独运。
走过那座拱形圆顶房子,姚老师向我们叙说了盘山小学的往事:蒋介石、邵元冲、廖承志、孙科等都为这所小学题写了匾额。还有林森、居正、何应钦、戴季陶等民国要人挥毫题写寄语。于有任书写校名,冯贞胥撰写《诸暨盘山小学记》,由书法泰斗沙孟海书写。民国军界要人、盘山村乡贤、盘山小学创办人蒋鼎文躬身参与开学典礼……
蒋鼎文的名头我听说过,民国时期是蒋介石身边的红人,军阀混战中以“飞将军”名震一时。据说他是唯一一个可以骂宋美龄的人。这么一个人物诞生在盘山村,那么他创建的盘山小学,能得到民国这么多大咖的青睐,也就可以理解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