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一弯亘古如斯的冷月
悬棺冷月
一弯亘古如斯的冷月,从麻塘坝陡峭参天的岩缝中挤了出来。
整个悬棺景区,孤月高悬,寒辉流泻,奇峰突兀,岩影幢幢,那刀削般的岩壁上依附的具具寒棺,变成一个个遥不可及的船形黑点,就像一个个迷茫的梦幻,隐在夜的帷幕之中,在清冷的寒光笼罩下,驶向时间的尽头,更显得朦胧诡异,神秘无比。
风已收起了轻盈的翅膀,变得冷硬冰凉。在幽魂游荡的凝重夜色里,在千年史亙的无边寂寞之中,在辉映古今的清冽冷月之下,四野是一片沉寂,季节的萧杀直逼岁月的深处。唯有不愿放弃时令的秋虫,还在唧唧鸣叫,拼命奏响生命的绝唱,让夜色下的悬棺愈发悲凉。
山风凄凄,野岭寂立。从下午到傍晚,我一直在陈列馆至老鹰岩和九盏灯之间徘徊,试图读懂焚人遗存的精神和解答这被民间称为第五十七个民族消亡的千古之谜——他们将死者的遗体高置于临河面水的悬崖,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是为了灵魂的飞升,以求生死轮回?还是为了民族的图腾,强大兴旺?在隐秘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从何而来,又到哪里去了呢?这具具风剥雨蚀、霜冻雪打几百上千年的笨重棺木,在科技极其落后的古代,又是如何安放上去的呢?我除了揣测,无从知晓。不但我不知晓,即使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仍然没有科学合理的说法,至今仍是学术界、考古界议论不休的一个神秘的谜、难解的结。
悬棺葬,这种古老奇特的葬俗,相传为沿江河迁徙、傍水而居的古越人缘于原始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所创造采用?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它因未解而神秘,因传奇而迷惘,因险绝而深藏,因诡异而疑惑。在它极其有限的家族成员中,主要有三峡大宁河悬棺、江西龙虎山悬棺、福建武夷山悬棺和四川珙县悬棺。几处悬棺葬式风格大同小异,都是将去世之人的棺木凌空放置于人迹难至的悬崖峭壁之上,高距地面几十米乃至上百米,景象奇特险峻,极其神奇。
作为一种失落的古老文明,悬棺自闻名于世以来,像湖北神农架野人、泰山无字碑之谜和埃及金字塔、柬埔寨吴哥窑、百慕大三角洲之谜一样,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其形成原因、发展过程、安置办法、文化底蕴以及相关的族属、消亡的时代背景等等,就一直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试图去了解和破译。尤其是位于川南珙县境内的洛表镇麻塘坝悬棺,更因其规模、数量、神秘莫测的宗教文化内涵和丰富的传奇色彩、悲壮的消亡历史,吸引着国内外考古界、文化界探索的目光。因为探索失落的文明,可以加深人类对自身的认识。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