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稻草床的情怀(2)

2022-08-26 20:38:5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给城里亲戚拜年不送腊肉送稻,而城里人睡的棕垫床就不一样,去年第一次随父母到叔外公家就睡过这样的床,甚是好睡,不硌人,也好闻,完全没有霉味。叔外公怎么不愿睡棕垫床而要

给城里亲戚拜年不送腊肉送稻

而城里人睡的棕垫床就不一样,去年第一次随父母到叔外公家就睡过这样的床,甚是好睡,不硌人,也好闻,完全没有霉味。叔外公怎么不愿睡棕垫床而要换成稻草床?难道是城里人图新鲜?

母亲似乎看出了一脸的疑问,告诉我,叔外公是在农村睡稻草床长大的,十多年前还到我们村下过乡,在我们家吃住过一小段日子,睡过稻草床。我明白了,叔外公原来对稻草床情有独钟。

我想起暑假“双抢”一忙完,母亲就将晒谷坪打扫得干干净净,将挑回来的一捆捆稻草解开,捡出那些又长又壮实的稻草,撒在地上,均匀地铺开。此时太阳越升越高,温暖的阳光洒在稻草上,散发出一股谷禾的芳香,沁人心脾。待到太阳落山,母亲用连枷将晒干的稻草一遍一遍拍打,使稻草干净又松软。母亲将干稻草卷起来捆成两捆,每一捆大概五公斤,她将它们挑回家。我以为是给我们床上那些已被睡得僵硬的稻草换新,母亲却将它们堆放在木楼二楼阳台上存起来,原来是要送给叔外公的。

元宵节后开学前一天,父亲挑着那两捆早稻稻草,母亲挑着大米与我一起到了叔外公家。叔外公见到稻草眉开眼笑,叫叔外婆马上给两张床铺上,母亲协助叔外婆将两床棕垫撤下来,将稻草在床上码整齐,再铺上棉被和干净的床单,棕垫床就变成了稻草床。

我问叔外公这么多年了为什么还想睡回稻草床,他乐呵呵地说:“稻草床好处多啊,冬暖夏凉,透气性好啊,而且柔软舒适,最重要的是睡觉前能闻到稻香味,睡得香啦!”

稻草床真有叔外公说的那么好吗?晚上我与父亲睡在其中一张稻草床上,我一边想起叔外公白天说的话,一边趴着悄悄地将枕头挪开,捲起床单和棉被边沿,将脸埋在稻草里,静静地闻。一股稻香沁人心脾,再深深地吸一口气,心醉神迷,浑身通透——我仿佛置身于丰收的田野,被稻香包围着,被灿烂的阳光包围着,被暖意融融的季节包围着……

第二天吃早餐时,叔外公感叹地说:“昨晚是他十多年来睡得最香的一个晚上。”叔外婆附和道:“是啊,是啊,他昨晚睡得很沉……”

就冲叔外公这句话,父母每年春节都会送稻草来,直到我高中毕业。

我后来离开家乡到了城里工作并且成了家,睡上了席梦思,睡久了感觉还是没有家乡的稻草床舒服,开始怀念稻草床,一有时间和机会就赶回老家,在稻草床上睡上几晚。

我终于明白叔外公对稻草床的情怀:从农村出来的人,生于稻草床,长于稻草床,稻草床就是他人生的摇篮,无论何时、何地,他都不会忘记,都想重温一下。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