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七月半的月(2)

2022-08-26 20:35:15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基隆嶂露营,风机发出红色的光,如一根根点燃的火柴。 在山顶赏月,这是第一次。 下山时,起雾了。有人说,看日出的计划泡汤了,大家可以晚点起床。老曹东倒西

基隆嶂露营

风机发出红色的光,如一根根点燃的火柴。

在山顶赏月,这是第一次。

下山时,起雾了。有人说,看日出的计划泡汤了,大家可以晚点起床。老曹东倒西歪,看来醉了。他说,每次都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我敬佩他的洒脱与世事洞明的豁达。

进入帐篷,无需盖被。记得前年十月,在乱罗嶂芹菜塘露营,只带了一条薄毯。半夜冷得瑟瑟发抖,不得不爬起来,到篝火边取暖。木炭快烧尽,只能捡些牛粪往里添。一点也不臭,还夹杂草的清新。我裹紧薄毯,盯着在黑色帷幕下的火,似乎悟透一些什么。一夜下来,似睡非睡,似醒非醒。

这次带了两个棉被,足以保暖。风机轰鸣,吵得难以入眠。拉开拉链,雾比之前的更浓了。母亲发信息来,让我谨防蛇虫鼠蚁。也有人问,中元节在外过夜,不怕鬼吗?我回复:“世上本无鬼。即使有鬼,鬼未伤我分毫,又何惧鬼?”一夜下来,迷迷糊糊,醒了几次。

一大早,恍若仙境。吃完早餐,老曹说,能见度不超过五米,下不了山,要不再泡壶茶喝。雾中品茶,比昨天更有意境。三杯过后,众人开始收拾帐篷。我收得慢,以至于错过了拍合照。

回家时,想到了行吟者刘年。他带上四十多斤的土黄帆布大包,辗转很多趟车,步行很长路程,去喜欢的地方,做喜欢的事。人豁达,写出的文字也更有灵性,如《群山》《大地》《蜷缩》等,耐读,有嚼劲。

此行,此想,此悟,不错。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