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风中摇曳的洋芋花

2022-08-26 20:31:2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卖菌的孩子,从老家回来,车从河谷爬到山顶,来到一个叫海那的村庄。一阵凉风袭来,吹干了背上的汗,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海那跟海没半点关系,这里跟云南高原其他地方一样,

卖菌的孩子

 

从老家回来,车从河谷爬到山顶,来到一个叫海那的村庄。一阵凉风袭来,吹干了背上的汗,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海那跟海没半点关系,这里跟云南高原其他地方一样,干旱少雨,弥漫眼底的是红土、森林、草地和大片大片在风中摇曳的洋芋花。

路边有几个卖菌的孩子,争抢着向车跑过来,一迭声地叫:“卖菌了,卖菌了,最好最新鲜的青头菌!”我们把车停下,一个皮肤黑里透红的小男孩提着两小篮菌奔到车门前,把篮子伸到我眼前,说:“三十块钱一篮,两篮六十块,都是青头菌。”我一下喜欢上了这个孩子,想逗逗他:“太贵了,少点。”他大眼睛一轮,左右转一圈,朗声道:“五十八,少一分也不卖!”字字落地有声。

“五十五,再加我就不要了!”我也干脆利落。

“這样吧,五十六,你也不靠那一块,我们卖完要回家吃饭了。”

“小家伙,还一套一套的,生意经念得不错啊。”我撑不住了,哈哈笑起来。

“几岁了?上几年级了?”

“我十一,五年级;姐姐十五,在镇上读初二。”他指指身旁的女孩,女孩腼腆地一笑,不说话。

“学习好吗?”

“姐姐好,班上第一名!我——不好。”他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姐姐脸羞得红红的,含笑低头,还是不语。

“你期末考多少分啊?”

“语文七十五,数学七十。”

“你们的菌是爸爸妈妈帮捡的还是自己捡的?”

“我们自己捡的,爸爸妈妈在呈贡种花卖,爷爷奶奶带我们在家里。”

我心忽的一疼,留守儿童!“早上几点起床啊?”

“四点多,起慢了就被别人捡了,下午还去捡一次。”心里再次一紧,由衷生出一股敬意。

“四点天还不亮呢!打电筒去吗?”

“哈哈,哪用电筒啊!走到山上天就亮了。”

“嘿,真能干!一个暑假能卖多少钱啊?”

“去年卖得两千多,今年……还不知道!”他看看姐姐,骄傲地说。

我惊得差点合不上嘴,心里琢磨开了: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除免学费、住宿费之外,还有营养餐补贴,小姑娘第一名,还有各类奖学金,这样她根本不需要家里负担。在山里,这两千多足够小男孩一年的生活费了。他们已经白食其力了!

姐姐拿出一个塑料袋,麻利地把菌倒进去,含笑着递给我,小男孩始终笑着。我忽然很羡慕那对远在呈贡种花的夫妇,他们怀揣美好的梦想,想建大房子,想让孩子上大学,到远方打工。孩子在家如此自立,还能挣钱,他们的辛苦值得!

我看看坐在后排的孩子,苍白的脸,瘦弱的身体,早上为限制她上网和看电视的时间还跟我怄气,我心生忧虑。我多希望她能像这两个孩子,长着粗壮的腿脚,每天翻山越岭,阳光、健康,不要她挣钱,只望她快乐。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对于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有时感觉黔驴技穷、力不从心,而远离家乡,遥控指挥孩子的山村夫妇,却养育出如此优秀的儿女,我感觉心里真不是滋味。是我错了吗?到底是哪里出错了,我陷入茫然,头脑里一片混沌。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