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草木,尘世的灵魂

2022-08-26 20:30:03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从草木到田野,草木,是尘世的灵魂,也是点染大地生命的绿。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外照射过来,甜润的空气中便有草木的芬芳。小时候,我从不赖床,和邻居的孩子早早相邀去草地

从草木到田野

 

草木

 

草木,是尘世的灵魂,也是点染大地生命的绿。

清晨,第一缕阳光从窗外照射过来,甜润的空气中便有草木的芬芳。小时候,我从不赖床,和邻居的孩子早早相邀去草地玩耍。别说小小的我们,在树木、花草间,每一个人都是真正的“小主人”,无论是展臂飞扬,还是满地滚爬,碧绿的草地任我们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能感受到它的给予,鼻尖上、眼眉间、耳壁内、嘴唇中……瞬间,大脑会发出无比幸福快乐的指令,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呈现出耀眼的喜悦。

伙伴们用眼睛打量着这些树木间的花草,俯下身子用鼻子亲吻着草中的花朵,无须刻意调动身体的感官,只要有鸟儿飞过,有阳光照射的地方,我们闭上眼睛都能捕捉到那些熟悉的草木,包括它们的形状、色泽、味道、气质和骨骼。当然,这些全是一些简单的花草,比如,草垛旁的喇叭花,庭院里的白玉兰、苦楝、向日葵,草地里的鱼腥草、爬地草、思茅草、狗尾巴草。

灰色的麻雀从低矮的树枝上飞过,它们常追逐在我们的身后,细细的脚丫在草地上蹦蹦跳跳。一对一对的花蝴蝶,它们在草丛中翩翩起舞,我们伸开双臂,像蝴蝶那样在绿色的草地上奔跑、飞翔。

其实,摇曳在村子每一处的草木,并非只是孩子们的“乐场”。村子里的庄稼人,从不轻看那些地沟.峡谷、河滩里兀自萌着芽、展着叶、开着花、结着籽的野花和野草。只要是有泥土的地方,它们微小的根须紧紧地抓住每一寸土地,给村庄织出一片生命的绿色。

我曾经见过我的父辈蹲下身子用手拂动那片绿草的情景。因为耕田的老牛就在他们的身后,是这些青青的草喂养着与父辈常年相伴的牛羊和生灵。

泥土

 

我想,村庄里一切可以用文字记载的姓氏家谱,包括阳光、雨水、田园、小桥、树木、花草等等,似乎都与泥土有关。

对泥土最初的情感是从父亲耕种的良田和母亲的菜园子开始的。是啊,泥土里长出庄稼,泥土里结出瓜果蔬菜,我们的胃,我们的生靈,是泥土的给予,是泥土在喂养。而泥土的主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冬来春去,像无言的泥土,默默耕种一辈子,守候一辈子。

在生活中,我们最容易漠视的东西,恰恰是比我们更恒久的东西。比方说,在墨山铺东边的山岭上,那些一堆堆的坟墓,没有墓志铭的种田人,他们,或她们,以一种沉寂,一种姿态,一种豁达,把家乡的土地视为生命中最后的归宿。

高山的隆起,让后人们仰视,多了许多珍重,多了许多记忆。昔日的荒山,因先人们长睡此地而厚重,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然,但一个新的生命的到来,村子里总会放起一挂响鞭,迎来满村子的笑声,左邻右舍聚在一起喝上一杯喜酒。而一个老者的离去,里亲、外亲都要来奔丧,送老人最后一程,村子里的乡邻,也都会夜里来守灵,即使平日老哥们儿之间有些解不开的结,这会儿也得放下心里的恨。人,走了,赶上最后一个夜晚,当着死者的面,把平日说不出口,哽在喉咙的话,赤裸裸地告诉他,伴随着逼真的手势,真诚的眼神,似乎这一刻是他们一辈子中最珍贵的时刻。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