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南山风景(2)
南山索面
瑞安童谣《纱面歌》,道出了索面的三大用途:走亲访友做伴手礼,作为长寿面送长辈,给孩童当辅食。此外,在瑞安,无论城里乡村,谁家生了宝宝,产妇食用索面汤以补身,亲戚朋友们也常常以吃索面汤形式分享添丁的喜悦;小年轻结婚第二天回门,回门礼之一往往少不了索面,以取新生活细细绵绵、长长久久之美好寓意。特别是农历大年初一鞭炮吉庆之后,新年早上第一餐,南山村的男人们都会早早起床在灶头点火烧水,煮好一碗碗热乎乎的索面后,招呼自家女人、子女来品尝。有时小孩吃一段剩一段,大人们也都温和地要求小孩吃完整,因为在他们看来,吃了这碗索面,就象征着来年多福长寿,因而其吃法也特讲究,要一根索面吃到底,不能中途断了再吃。
据说,当初《舌尖上的中国》本打算拍南山索面,但天公不作美,连日的阴雨绵绵让摄制组放弃拍摄计划。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传统工艺在这个讲究精确和数量的时代举步维艰——因为机器可逆天而生,而手艺则必须顺应天时……过去,这里挨家挨户以制作索面为生,但随着机器化时代的到来,如今,南山村只剩十几户仍在坚守。抑或,世间所有美好事物都源于那种近乎痴傻的坚持吧!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