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交口塬上的事(9)
大嫂
柳叶和大哥结婚的第一天晚上我们闹房直耍到天亮,第二天我们找了个地方睡觉去了,大哥和媳妇还要拜人,拜完礼他们就回门去了,第三天才回来。按照我们那里的习惯,新婚三天“第一天有人,第二天回门,第三天不弄是痴熊”。因此第三天才是新婚夫妇真正的新婚之夜。
那天晚上,喝完汤母亲便嘱咐大哥早点休息。柳叶帮助母亲收拾碗筷,母亲不让她收拾,说累了几天了,今天早点睡吧。母亲虽说得轻描淡写,但柳叶还是听出了一丝暧昧,因此脸蛋刷地便红了。幸亏灯光比较暗,要不真是无处藏身了。
柳叶回到自己的新房里,大哥不在。新房是大姐和二姐原来的闺房,从外面重开了一扇门,把里面的封上了。新房虽然很小,但布置得十分温馨,墙上和顶棚都糊上了报纸。报纸是母亲托人从邮局找的,崭新的,散发着一股浓浓的油墨味。二哥和二姐糊了一天,才把墙糊好。我在下面给他们当助手,脖子仰得酸疼。墙糊好了该贴年画了,这是画龙点睛的一笔,年画贴上去后整个小屋就完全变了样,一下子显得富丽堂皇,令人眼花缭乱。年画是一些古装的剧照,色彩艳丽,装饰味很浓。还有一张是个大胖娃娃,粉嘟嘟的十分可爱。这张年画是母亲特意买的,要我们贴在中间的位置。到了晚上,我们都累得腰酸腿疼,要大哥犒劳我们,大哥悄悄地拿了一些水果糖,每人两颗,大家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柳叶没结婚的时候曾经在这里住过,对这间小屋很有感情。当时里面还住着大姐和二姐,如今,这间小屋就属于他们二人了,柳叶的心情有些激动。想到今晚上将有特殊的事情发生,她不觉有些紧张起来。
屋里没有炉子,但有土炕,暖烘烘的,透着一股温馨。柳叶把手伸进褥子里摸了一下,炕很热,看来母亲已经烧过了。炕上整齐地摞着两床被子,大红绸缎的,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柳叶把被子拉了开来,先拉了一床,然后把两个枕头并排放着,脸蛋不由得红了起来,心通通直跳。因为时间尚早,说不定二姐、母亲还会进来,柳叶犹豫了一下,把另一床被子也拉了开来,这样感觉才好看了一些,不那么尴尬了。
柳叶把被子拉开后自己没有先睡,尽管她确实很困,但今晚是一个特殊的夜晚,她一定要等大哥回来。门外的风呼呼地吼着,陕北的正月天气还很冷,不知道大哥去了哪里,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柳叶靠着炕围子在打盹,不觉就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柳叶感觉有人进来了。她揉了揉眼睛,以为是大哥回来了,却发现原来是母亲。
母亲知道大哥没有回来,因为大门一直开着。母亲说柳叶你不要等了,先睡吧,福海可能是被谁留住喝酒了,我娃不要等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