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风景线(11)
蓝衫团
祝子占据了小浦主动权,胜券在握,赤卫队势如破竹,所向披靡,黄凯生魂不顾尸,狼狈而逃,完全陷入被动。包括小浦周边几个乡的反动组织连遭败绩,各地民团已经风声鹤唳,乱作一团,豪绅富户日夜转移财产合家出逃,人心惶惶,民团里有人已做好卷铺盖逃回老家或改邪归正的打算,忙着给自己留后路。
小浦大街小巷、村落农舍都贴满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打倒土豪劣绅!”“红军万岁!”等标语,报名参加赤卫队的老表一个接一个。
第六章
祝子与霞妹搭档担任主角,在万寿宫上演采茶小戏《打土豪》,他们演得投入,唱得认真——“小浦来了毛委员,军民同心打土豪,地主豪绅吓破胆,黄狗狂吠乱撕咬……”唱词植入观众的心窝里,大家吆喝鼓掌。
尽兴间,小徒弟闯进万寿宫,两脚一并,跳上一米来高的古戏台,拉着演出的祝子到幕后,表情冷峻:“班主,不好了,镇上又聚拢了大批民团,据说,黄凯生这条老狗也大摇大摆地回来了!”“什么?”祝子吃惊道。大家尚未反应过来,隐隐约约闻到外面枪声。祝子则作好战斗准备,与民团、守望队决一死战。
宁都县城打得正酣,反动当局和地主恶霸抱头鼠窜,向农村山区寻找残喘之地。在中村过着野人生活的黄凯生因一次偶然机会,被当地矿霸救援,他们臭味相投,复辟反动政权,盘算反攻小浦,扼杀红色革命。茫茫大山,来自城里的反动派与顽固守候这边的土豪劣绅同恶相济,纠集民团、守望队、地痞流氓、土豪恶霸成立“敢死队”,由黄凯生带队扑向小浦。
祝子吩咐小徒弟领着霞妹他们从后门突围,但霞妹坚决不走,镇定自若,将手中的梭镖握得紧紧的。“快走,这是命令!”祝子快步跨向霞妹身边,欲把她推出戏台后门,不知是使力过猛还是距离太远,竟然一个趔趄,身子倾向霞妹起伏的胸间,霞妹惯性使然,张开双臂,揽住比她高不了多少的祝子,久久没能松手。霞妹带着哭腔却也坚定,说:“能与你一块儿死,甚感光荣!”祝子速速从霞妹怀中挣脱,双眼带着悲伤,一句话没说,把霞妹挟出万寿宫,然后大声地喊着“大家分头离开,保存革命实力”。小徒弟与祝子在一起,亮晃晃的“兵器”排在跟前,可是,原本近在咫尺的枪声却渐行渐远,民团的吆喝声也烟消云散了,万寿宫似乎平静下来。小徒弟迅速跳下戏台,从右侧门出去,发现民团已经朝赤坎村奔去。小徒弟返回万寿宫,把他看到的情况向祝子一说,祝子判断一定是龚师傅引开敌人的。祝子判断得正确,龚铁匠在铺子里打铁,看到三五成群的民团像幽灵一样在街头村口转悠,还有“大部队”朝着万寿宫那边出发,猜摸戏班子和祝子他们有危险,龚铁匠刻不容缓,带着自制的火铳,借着深巷做掩体,悄悄跟着他们。民团过完小浦木桥,龚铁匠在桥头那边举起火铳,“砰砰”射向目标,将他们引向麻糍石的河滩里,那里有他早就布置好的火雷。祝子、小徒弟为龚师傅的安危担忧,趁着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尾随民团,寻机下手。祝子与小徒弟健步如飞,快要接近他们时,麻糍石下河滩上“轰轰”响起火雷声,震耳欲聋,火光四射,硝烟弥漫,龚铁匠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回到了铺子里。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