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风景线(14)
蓝衫团
霞妹高兴道:“我看要的,红军胜利就是苏维埃的胜利,共产党的胜利,我们演戏就得因时而进,鼓劲!打气!”
霞妹认真读着剧本,有些不认识的字,理解不了的词,祝子像先生手把手教。
霞妹心里像灌了蜜,甜丝丝的。她摊开纸页,用尖尖的右手食指指着一段工整的楷书说:“我看这段话很好,是我们这台戏的高潮。”接着她声情并茂地念了起来——
“小浦半班已经完全是我们党和红军的剧团了,广泛地宣传了我们党和红军的主张,在扩大红军队伍,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中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重要作用,成了我们的左膀右臂。我们红军四万,只用了五天时间,就打败了十万敌军的大‘围剿,这是红军史上第一次大胜利!这个胜利,是红军的胜利,是苏区人民积极支援红军、保卫苏区的胜利!但是,国民党反动派是不会甘心失败的,他们还会来‘围剿我们苏区,就像疯狗一样,它总是要咬人。因此,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积极整训部队,扩大根据地,大搞生产运动,发展苏区经济。队伍整训得越好,生产搞得越好,我们就越能打破敌人的‘围剿,粉碎敌人的封锁……”
祝子一边热烈鼓掌一边说:“这是毛委员在麻糍石广场庆祝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大会上讲的话,我把它引用到剧本台词里来,别有一番意义哩!”
霞妹笑靥如花:“把毛委员鼓舞士气的话搬到戏上当然很有意义,但谁来演毛委员呢?”
霞妹这样一问,倒是把祝子问住了。是啊,他只管盡快把剧本写好,没有考虑角色的问题。稍稍思索,祝子向霞妹挨近了,有些迫不及待:“我看毛委员行,就叫毛委员自己来演这个角色!”
霞妹说:“不妥吧?毛委员是红军首领,要指挥千军万马,整个苏区他都要管。”
祝子说:“那好,这个角色我来演!”
霞妹鼓掌:“我看可以!”
祝子与霞妹会心一笑。
军民一家亲,半班里偶然也会有红军一起登台演出。毛委员、朱总司令和地方同志一起在观看演出。看见演员们穿戴破烂,又是蓝粗布,朱总司令发出感慨,说:“百姓吃不饱、穿不暖,但为革命战士和群众演戏劲头还是蛮足的嘛!”毛委员接过话说:“是呀,他们的表演都有城市专业演出无法可比的一面,他们更懂这个社会,演得人骨。”
毛委员说罢,沉思一会儿,心里涌动着对小浦人民的感激之情,英勇的小浦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敞开忠心支持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组建了赤卫队和戏班子,而这个赤卫队和戏班子一直在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我们红军进驻后,他们充当了宣传队、担架队、运输队、洗衣队等重要角色,成了我们党和红军依靠的力量。想到这里,毛泽东看见演员们穿戴破烂,又是蓝粗布,便诚恳由衷地说:“这个穷人的半班是我们必须依靠的力量,应该有一个更革命的名字。”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