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风景线(16)
蓝衫团
已被红色风暴狂卷到中村一带苟延残喘的黄凯生等反动派亡我之心不死,在一处用竹板茅草搭建的屋子里,纠集几十号人马,准备袭击小浦蓝衫团。蓝衫团除老幼外,年轻人不管男女,全部参加了红军。祝子与霞妹正要带着队伍向瑞金出发,队伍骤然混乱起来,几个战友被枪杀。祝子还未回过神来,一名五大三粗的人举起手枪正要向他射来,霞妹眼疾手快,先把这个杀手解决。
“快,分散撤退,里面有叛徒、有探子!”霞妹话音刚落,祝子中弹倒下,鲜血从腿肚子汩汩流出。一名战士操起枪杆,将开枪打祝子的敌人打死。霞妹与战友们将祝子背起,分散撤离。没想到,黄凯生的大部队就在附近围剿祝子他们,霞妹与祝子双双被捕。
深冬,小浦的气候已是风刀霜剑,连日不见一丝阳光。这对革命伴侣被疯狂的敌人押进了附近一座闲置的古祠堂。罪恶的刽子手将他们捆绑在木柱上,软硬兼施,非要他们供出战友和其他共产党员的下落来。敌人撬不开他们的金口,恼羞成怒,严刑拷打。红彤彤的烙铁印在祝子起伏的胸脯上,不时发出“滋啦”的声响,烧熟的皮肉味随着氤氲烟浪直扑口鼻。尽管这样,但祝子没有叫一声痛,宁死不屈。霞妹忍不住这一幕幕的残忍,拼尽全力冲上去用身体护住祝子:“你们这些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真是禽兽不如,要打要杀就朝我来……”
敌人正要向霞妹抽打,黄凯生大摇大摆踏进祠堂,大声吆喝:“住手!”几个打手点头哈腰,给黄凯生让出一条路。黄凯生走近霞妹,久久盯着她那姣好的脸庞,看到点点斑斑血迹,夸张地闭起眼摇着头,然后怜香惜玉起来,吩咐手下松绑。
黃凯生用手拽着霞妹蓬乱的发丝,道:“霞妹子,你这是何苦呢?”
松了绑的霞妹使出浑身力气怒吼:“你给我滚开!”
黄凯生被霞妹的冲力推到了天井下,一个趔趄仰倒在地,后脑勺开了花,带着黑色的血涌了出来。几名打手吓得半死,赶忙抢救黄凯生,一个剃着粒婆脑(一种发型)的打手“砰砰”连开两枪。
霞妹中弹牺牲,胸前一摊殷红的血迹,躺在冰寒的地上一动不动。
“霞妹!霞妹!霞妹子……”祝子拼尽余力挣扎着喊道。
刽子手把祝子装人粗麻袋。黄凯生当着围观的群众,吆喝说:“这个顽固不化的赤匪,我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刽子手将挣扎的麻袋再次捆扎,四人抬起,从桥上抛入茫茫小浦河……
第九章
五天后,小徒弟跟随红军主力部队返回小浦,与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龚铁匠会合。
一番激战过后,他们歼灭了一帮匪军,俘虏黄凯生等人。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