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风景线(5)
蓝衫团
王班主瞅着地下断气的团丁,似笑非笑,拍着胸脯,说:“这就是坏人的下……”
“砰——”王班主还未将“下场”说完,黄凯生就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他,班主应声倒地,胸口喷涌着鲜血,他摁住伤口,努力爬起。
黄凯生龇牙咧嘴,正要开第二枪,祝子带着赤卫队赶过来了,场外枪声骤响,“毛委员来了,红军来了!”的呼喊声响彻整个小浦墟。他们要举起手中的武器,借助革命的力量,举行“小浦暴动”。鸟铳、土枪、大刀、长棍、梭镖……几十个生龙活虎的穷人铸成了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看那浩浩荡荡的阵势,吓得黄凯生这几个狗腿子屁滚尿流,落荒而逃。
大家围着气若游丝的王班主,悲切呼喊,祝子撕下一片烂布,与哭成泪人的霞妹一起为王班主包扎伤口。
“你们不要管我,我就拜托大家一件事,请你们一定不要解散半班,它是我们小浦人的精神寄托,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散不得……”班主血糊糊的伤口张开着,他强忍着,然后用余光冲着祝子,吃力道,“祝——子,小——浦——浦——半——班——就——拜托——你了……”
祝子强忍泪水,抽泣应道:“好!我会的!”
王班主失血过多,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大家痛哭不已,祝子昂头走上戏台前沿,亮开清脆的嗓门,一脸威严,说:“同志们!我们的王班主的血不能白流,他是一个有血性的革命者,要不了多久,红四军就会北上小浦,我们的革命有了党的依靠,我们要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朱毛红军。从今天开始,戏班子全体演职人员与赤卫队合为一家,攥紧一个拳头,拧成一股绳,举行暴动,推翻反动武装,解放穷苦大众!”说罢,他即刻布置下一步工作:一、打黄凯生、筹款子,尽量满足红四军的补给;二、安排半班走出家门去演讲,宣传革命,扩大队伍;三、组织演职人员上街进村贴标语……
第三章
大柏地战斗告捷,红四军决定北上宁都。
红军离开之后,逃散的土豪劣绅、地主恶霸卷土重来。黄凯生在小浦打了败仗,县城的靖卫团团长兼县长赖世琮气急败坏,限他三天之内务必消灭赤卫队,鎮压戏班子。黄凯生是地头蛇,老谋深算,还怕你一个远在百里之外的靖卫团团长发号施令?他倒是借此要挟起上司来了。打了败仗,就有了推脱之词。黄凯生“吧嗒、吧嗒”过足烟瘾后,向县政府拟了一纸“急件”:“小浦民团无不在死亡线上奔走,时时刻刻在踩雷,我连做梦都被那帮穷鬼砍下了头。剿匪是要死人的,县长给小浦的钱,人吃马喂还不够,莫提受伤致残的医疗费了。死一个兄弟,光养家费、抚恤金就是一笔数字,民团拿不出来呀。土匪个个都是亡命徒,命不值钱,我们拼不起呀!”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