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短篇小说:隔墙有耳(16)

2022-08-28 21:52:5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原来如此,今天上午,徐一可走完了大旺公司放款的全部流程。他去找刘清远签字放款时,刘清远夸他这事干得漂亮。他说这都是刘清远领导得力,指导有方。 下午

原来如此

今天上午,徐一可走完了大旺公司放款的全部流程。他去找刘清远签字放款时,刘清远夸他这事干得漂亮。他说这都是刘清远领导得力,指导有方。

下午,徐一可联系了张伟生,去了村上。张伟生领着他去了水渠和电站工地,又去慰问了住在山上的一个贫困户。赶到那人家里时,天已暮色四合。在那家吃过饭,又帮着将挖回来的红薯分好堆,送进地窖,再坐下来聊了一会儿才走。

徐一可脚下一滑,身子往后一仰。张伟生忙出手扶住,要他小心点,别掉沟里去了。徐一可说有惊无险,没事,要张伟生也注意。张伟生说他倒不怕,这样的路这一年多来他已经不知走过多少了,也摔过几次,但命大,没伤着哪。

快到山脚了,两人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歇息一会儿。

听着身边满耳的虫唱和远处山泉隐约的轰鸣,看着前方朦胧的山峰和天上闪烁的星星,徐一可深呼吸了一口,说真漂亮,真舒服。张伟生说,等那水渠和电站建好了,他的心愿实现了,那这里会更漂亮。徐一可说村上富裕了,漂亮了,也是他的心愿。一只青蛙跳到徐一可的脚背上,又一跃到了水田里,伴着“呱”的一声。徐一可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说这水渠和电站是扶貧项目,省分行最近已研发出了扶贫贷款的新产品,已在有的地方试点,他明天回去就准备资料上报,争取批下来。

徐一可手机响了。周小梅问他在哪,怎么还不回去,电话也打不通,都急死了。他说来村里了,和张伟生刚从山上下来,明天一早就回去。

十一

推荐结果出来了,出人意料的是徐一可和陈有奇、汪海波三人都没戏,斜刺里杀出了另一匹大黑马。

当天下午,老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打电话给陈有奇,说有人议论,这回徐一可没能上,是他捣了鬼。陈有奇一听就火了,怒骂了老王一通,又质问老王他是不是那样的人,用不用得着那样做。老王只是嘿嘿笑着,直到陈有奇挂了电话。

快下班的时候,刘清远把徐一可叫了过去,说这回有点委屈他了,又问他对这个结果有什么想法和看法。他心里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也是刘清远的高明之处,但他没说出来,只说没什么,自己本来就没去多想,又说是自己还有差距,今后还得努力。刘清远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能这样想就好,以后还有的是机会。徐一可说归说,但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酸酸的、涩涩的,也淡淡地有点失望和失落。

徐一可一回家,周小梅就将手上的碗一搁,说早知是这个结果,那她的股份和分红就懒得退了,过了一会儿,又自嘲地一笑说:“嗯,不过,还是退了的好,退了的好啊。”徐一可要她干脆把公司的顾问也辞了,这样会更好。周小梅稍一想说:“行,也行,又不是找不到干活的地方。”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