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2022-08-28 21:38:49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粲然双璧,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

粲然双璧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国家文官薪俸,表现出众的纳西族东巴(汉语“先生”之意,他们擅长诵经、歌舞、祭祀、祈福、除秽,是纳西族人日常生活上的精神导师,族群中的知识分子),他也是不论在大陆或是来到台湾以后,李霖灿一直时刻铭记在心的一位纳西族兄弟。

和才出生在一个穷困的農民家庭。三个月大时,他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一个守寡的母亲靠着牧畜耕地,来养活不知世事的六男二女。因为家中经济很不宽裕,和才根本没有机会上学念书、学习汉文,他只好在家中帮忙务农,农闲之时便在乡间跟随其他的东巴学习东巴经文。

1938年,他被抽丁到丽江接受入伍训练。六个月的新兵入伍教育让和才吃尽了苦头,受尽了委屈,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汉语也不认识汉字,经常挨打挨骂,因为不了解长官们的要求与指令,可以说受尽了语言障碍而带来的痛苦与侮辱。六个月结训后,他被告知已被遣散,可以回乡了。

谁知好日子还没过到一个月,真正的征召令来了,这次既不是新兵训练,也不是去点名,而是到丽江城向部队报到后,直接开赴昆明,准备上战场了。和才只得叩别了母亲,告别了家乡,穿上了老虎皮军服,跟着部队开拔往昆明。昼夜兼程,一路行军,走到了“碧鸡关”这个地方,此地距昆明市十四公里,是进入昆明市以前最后一处还可以回头看见丽江玉龙雪山的地方,据说每个外出的丽江人走到这里时,都要回头看玉龙雪山一眼,这才算是正式地告别了家乡。和才随军到这里时,生了一场大病,奄奄一息,命在旦夕,他再也无法前行了。也是命不该绝,在身无衣蔽、囊空如洗的悲惨情况下,他挣扎着沿路乞讨,跋涉了二十多天以后,又回到了家乡。

回到家乡的和才在身体恢复以后,决定外出找机会,碰碰运气。他渡过了澜沧江、怒江、泅江到了毒龙河、密支那一带游历,当时这里是属于中缅未定界,一个十分原始闭塞又三不管的地区,强人出没,盗匪横行,是个厥初生民、野蛮血腥的洪荒世界。和才说在这里他曾经遇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事,譬如说在毒龙河地区遇见过一支完全没有进化的民族,他们全身赤裸,无衣可穿。用一把刀做活,用木器来种地。漂荡了一阵子后,和才又回到了阿时主村。

他回到家乡以后,就跟着母亲嫂子们一块儿下地种田。久居生厌,想想老在家中种地养牛不是办法,他决定往白地去学经,希望学成回来以后成个扬名阖里的大东巴。就这样,和才从鲁甸跋涉了七百多里路来到了白地。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