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春天的样子(4)

2022-08-28 21:35: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一个人的颜色,外婆一个人在村子里住了十五年,十五年后,她连一日三餐都料理不了了。很多时候会把白天和晚上倒了过来,白天睡觉,晚上爬起来在村子里走。这个时

一个人的颜色

外婆一个人在村子里住了十五年,十五年后,她连一日三餐都料理不了了。很多时候会把白天和晚上倒了过来,白天睡觉,晚上爬起来在村子里走。这个时候她失去了方向,风是从哪里来的她也不知道。耳朵也没那么好使了,就连人的咳声都听不出来。

舅舅回来了,说这回一定得把外婆接走。外婆不愿意去,舅舅说,不去不行了,非要把她接走。

“往年这个时候,镰刀就闲不住了。割麦子,割苞谷。”外婆嘴里不停地说。外公在前面割,她跟在后头收。她摸着外公的腿,把麦子堆放在一块。舅舅坐在一旁不说话了,村子里的人,几乎都走光了。可外婆还是不愿意离开,她习惯了这里,想着能在这里多待一天是一天,也许再待几天就可以和外公埋葬在一起。“等过段时间吧!等到明年春天。”外婆说。

外婆的耳朵里一直闲不下来,她还想着在屋头的菜地里,种上一大片的棉花。这块地她最熟悉,这也是她唯一种过的地。那时,外公带着她到地头。开始她坐在那里听,后来就学会了放种子。

外婆的耳朵里有四季,可这回,到了秋天,地里全是白色的,冬天不见了。

春天刚刚过去,舅舅又来了,“妈,搬到奉新去吧!那里生活条件很好,还有肉吃。”外婆皱着眉头,唠叨着:“不能把东西随便扔在地上。”什么东西?一个破旧的皮箱,里面装着几件缝补过的衣裳。“您老人家,身体不好,一个人待在这,我不放心。”舅舅央求着。

那个早晨,外婆离开了村子。离开的时候,村子里的鸟雀都叫了起来。狗和狗咬在一起,缠着外婆的脚跟。她好似觉出了什么!刚走到村口,外婆就后悔了。她说,还想在村子里趴着睡一晚,得和这些熟悉的事物说说话,看看村子里的颜色。“要是黄牛叫,我定会最先听见。”外婆说。看见外公赶着黄牛从田里回来,还挑着满满的一担稻谷。“现在是什么季节?”我问外婆。“春天。秋天。”我知道,外婆真的老了,不认得了颜色。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现在的村庄是蓝色的。她把这句话丢在村口,春风从上头吹过,我听见有人把牛的声音都学了出来。

外婆真的能分辨出颜色吗?我问过小姨,小姨说,傻孩子,外婆怎么会看见颜色呢?可是她怎么会煮饭呢?没有办法呀,外公一个人要养活那么多人,外婆只好慢慢摸着做。

在奉新,外婆幻想着村子,幻想着村子里的颜色,她说,她的耳朵还好使,那些颜色还装在她的耳朵里。她想把那些看不见的颜色,一件件地掏出来,但是除了村子里的人,谁也不明白那些颜色的样子。

外婆说,她看见村子里的人,一直在等着她回去。她像是看见了那头黄牛,那条她熟悉的路。可是她已经回不去了。外婆说着时,天渐渐地暗了下来,纹丝不动,什么颜色都不见了。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