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文化流浪者(2)

2022-08-28 21:11:2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书香,小书屋盖起来后,我跑文化、工商部门,办齐了工商、税务、文化营业执照,接着跑新华书店、邮政书店,批发图书,忙碌了半个多月终于开张了。开张的

书香

小书屋盖起来后,我跑文化、工商部门,办齐了工商、税务、文化营业执照,接着跑新华书店、邮政书店,批发图书,忙碌了半个多月终于开张了。开张的第二天,天空中下起了不大不小的雨,两栋砖瓦房屋与屋之间排泄的雨水夹在一起冲人小书屋瓦棚沙沙作响,瓦棚屋顶就像一条小溪,川流不息,哗哗流淌,这天夜晚,我一夜无眠。有了小书屋,更有了我学写作的用武之地。90年代,农民兄弟爱读书,小书屋在我的苦心经营下做得风生水起,吸引了井冈山下方圆百里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的青睐,我一边经营小书屋,一边潜心写作,一篇篇小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

天有不测风云。小书屋开业后第一个春夏之交的晚上,突然雷雨大作,狂风肆虐,两栋房屋排水沟流下来的雨水形成了如一股山洪暴发,噼里啪啦往小书屋的屋顶铺天盖地地倾泻,顷刻间,小书屋房顶的瓦片被疯狂的雨水冲开了许多条裂缝,小书店变成了小溪流,我从床上爬起来,把书架上的书籍全部集中在书柜上,用塑料布盖住,然后找到塑料薄膜盖住睡觉的被子。可是晚了,被子全部被雨水淋湿。倾盆大雨,无法阻挡凶猛的雨水,把书柜上的1200多本书籍全部淋湿,深更半夜的,我站在这间阴暗低矮的小瓦棚,禁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我心痛那些书被淋湿,那是我向银行和父母借来的4000元投资啊,书的本钱都还没收回来,可怎么向父母交代?水灾并没有吓倒我。第二天雨过天晴,我请来泥工木匠,把小书屋的瓦棚加固,盖上了两层瓦楞,把小书屋的房顶盖得严严实实的,滴水不漏。此后,无论下多大的雨,小书屋安然无恙。

可是,小小的书屋哪能供养得起一家妻儿老小?我苦心经营,一个月赚不来90元,小孩儿读小学,妻子在家种田,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只有父亲的300多元工资维持生计,母亲和妻子每隔三两天送米送菜到圩镇小书屋来。我赚来的钱,不够十天的生活开支,半夜睡在床上,我转辗难眠,抱着睡在身边的儿子,不禁泪眼婆娑,我该怎么办?我感到绝望了,我想放弃小书屋,回家去种田。

父亲得知我要退却后,来到我的小书屋为我鼓劲,给我经营策略,让我改变经营方式,父亲为我申请了一份摆摊的营生,圩镇三天一圩逢街,他给了我2000元资金,让我摆起了日杂品摊子,此后每圩收入有三四百元,使我有了生活的依靠,重新点燃了经营小书屋的希望,召唤起了我坚守小书屋的信心。

我没有放弃小书屋,在艰难困苦中寻找人生坐标。经过一番苦心经营,不久我把这间小小的书屋打造成为父老乡亲们喜闻乐见的农友之家,成为农民朋友的知音小屋。也就在这间小小的书屋,我结识了许多有识之士、新老文友、农民兄弟,他们为我销书、卖书、购物,每当逢圩日忙不过来,他们主动帮我接送货物,介绍顾客,他们不但在经济上帮助我,使我能赚钱养家糊口,解决我的后顾之忧,在我文学创作的背后,他们更是我坚强的后盾。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