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我妈妈第一次住院(3)

2022-08-30 15:43:1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对抗,哦,48床这样演绎观音土的来历,的确让我耳目一新。老年人,就是故事多、见识广,我忍不住夸到。她咯咯、咯咯用力地笑,似乎忘了自己还空着肚子。

对抗

哦,48床这样演绎观音土的来历,的确让我耳目一新。老年人,就是故事多、见识广,我忍不住夸到。她“咯咯、咯咯”用力地笑,似乎忘了自己还空着肚子。

我正要张嘴问情况时,她的家属来了。

前一秒还喜笑颜开的48床,脸一下冷了下去。来人也不打招呼,径直走到她跟前,拉出餐桌。她冷冷地问啥饭。四十出头的男人,一边盛饭一边说他还能做啥,当然还是面条。48床耷拉着脸,说她血糖今早都14点了,不能再吃面条了。这个四十出头的男人,硬邦邦地说他只会做面条,其他的不会。说完话,看也不看48床气恼和无奈的神色,拎起空饭盒,走了。

窗外,飘来一朵乌云,病房里一下子变得黯淡,气氛也冷落下来。

这时候,不知哪里蹿出一只蜜蜂,嗡嗡嗡,没头没脑地撞击着玻璃。不知道,它是怎样熬过冬天的,想必是它也感知到了窗外的鸟鸣和春风的召唤。我拎着书,刚想走近,它却一阵慌乱,很快隐匿了行踪。昆虫、鸟类的感知力,一直让我迷惑不解和惊叹。书上说,它们身体虽小,可感知地球磁场的能力却非常巨大,并借此定向和导航。它们感知危险,是否和人类一样,会对某个事件产生了“不祥的预感”,或者叫“感受到原力的扰动”?不过,那只蜜蜂误会我了,我只是想打开窗子,让它回到春天。

一根圓面条,挑在48床的筷头上,颤巍巍,直打转转。48床盯着它在发呆。走近一看,番茄红,菠菜绿,豆腐白,还有一些瘦肉丝。品相还不错。

她却摊开手,长叹一口气,冲我妈说,瞧瞧,这就是我儿子。然后放下碗,被松弛的眼皮遮挡一半的眼睛里,蒙上了一层泪光。我妈劝她说,男人粗心,都这样。48床摇摇头说,她的大儿子心就很细,随她丈夫。她说,丈夫非常勤快、体贴,从没让她洗过一次衣服、做过一次饭。每天天不亮,他就起来准备早餐。她加班,他准点接送,一日不落……她诉说的往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她衰老、蜡黄的脸上,尽是留恋和不舍。然而,幸福时光定格在她44岁的冬天,早晨7点,刚到厂里的丈夫突发脑溢血,没留下一句话,就撇下她和两个儿子骤然离去了……说者伤心,听者难过。我不由也感慨起来,生命无常啊。都说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可有些悲伤,时间也无能为力。

我妈也跟着落泪。病房门被一个男子推开了。48床一瞅,脸皮松动起来,就像满河冰凌解了冻。

来人一手提溜着一兜猕猴桃,一手拎着个饭桶。还未走近病床,就笑着说,妈,你今天好点没?你住院怎么不言语一声啊!如果不是我昨天发微信问你,你还打算瞒我多久呢?妈,我给你煮了荠菜馄饨,趁热吃吧。荠菜是我到郊区树林里挖的,可新鲜呢。这些猕猴桃,是野生的呢,早几天我都买了,和苹果一起放着,已经绵软了,一点都不酸。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