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游记笔会:海上仙都(六)(2)

2022-08-30 15:27:3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仙山,人类的居住者出现了,遍山的草木给了他们优越的栖息环境,也给了他们生活的充分理由和未来的可能。这是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山林给了他们狩猎的便利

仙山

人类的居住者出现了,遍山的草木给了他们优越的栖息环境,也给了他们生活的充分理由和未来的可能。这是最适合生存的地方。山林给了他们狩猎的便利,大海给了他们捕鱼的条件,野果给了他们采集的优先权。关键是太姥山奇特的山岩给了他们讲述生活的灵感,唤起了人的内心生活,激发了无穷的想象。只有想象力的参与,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万物才以独特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人的视野和胸怀才变得广阔,创造才获得了源泉,人也变为真正的、试图摆脱大自然束缚的自由的觉醒者。

他们开始讲述太姥山的故事,这些奇形怪状的巨石给了他们编织故事的提示和线索。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有一个惊人的论断,人类的历史从虚构开始。他说,虚构不只是在于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而且讨论虚构的事物是我们进化的关键。如果没有这样的虚构,我们就不可能彼此认同,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合作。这些故事一旦成为我们共同的故事,它的力量就是无穷的。

夸父追日的故事,女娲补天的故事,后羿射日的故事,精卫填海的故事……我们拥有了这样共同的故事,我们一起讲述它,我们就属于同一个民族,属于同一群人,同一个集体。这就是故事的魅力,就是想象的魅力,就是虚构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为了充填生存活动之外的闲暇时光,而是拥有深远的意义。我们既在故事之中,又在故事之外。我们既是故事的主人,又是故事的讲述者。因为这故事包含了你我他,包含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也包含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但是这些故事也不是完全的虚构,它都有着精神的原型。它可能来自一座山、一片海、一条河,或者来自一片土地、一片山林。它乃是受到了原型的启示,得到了自我的关照,获得了彼此的辉映,从而寻找到了关于自己的隐喻。我们不能直接说出自己,却能够借助他人说出自己。我们不知道自己,却能够从别的事物中寻找到自己。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却能从我们说观察到的参照中获得自己的确切位置。我们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实际上在讲述我们的内心生活。

我们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将要走向哪里?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要实现怎样的愿望?又怎样实现这样的愿望?都已经在虚构的故事中了。这些故事是古老的、遥远的、虚幻的,却也是现实的、切近的、实在的。我们想要知道的,都可以在一座大山上找到答案。所以,我们希望自己一抬头就可以望见属于自己的山。一座山就是一个寓言,就是无数关于我们的内心故事,因为它与我们的心灵是一致的。

它是安静的、沉思的,我们也需要安静和沉思。它是万木葱茏、充满了骚动的激情,我们也有着同样旺盛的骚动和激情。它历尽沧桑,经历了火与水的洗礼,饱受了痛苦和磨难,我们也经历了水与火的洗礼,饱受了痛苦和磨难。它的额头上布满了皱纹和无数岁月的刻痕,我们的面容上也有着同样的皱纹,我们的心灵上也有着无数刻痕。它拥有美好的春天、炎热的夏天、斑斓的秋天和寒冷的冬天,我们也同样有着这样的四季。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