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笔会:荒山守树人与白茶老树的故事
山上有棵白茶树
黎美圆——一个有着披肩秀发的茶姑娘,讲述着新时代荒山守树人与白茶老树的故事。
土地,太姥山的土地,生命一样宝贵的土地!白茶市场,烽火四起、硝烟弥漫的战场!
市场与土地,双重的压力,而且随着年复一年的采摘,茶园的病虫害问题越来越严重,经营规模较小的茶农只好忍痛割爱,放弃占用土地多、树冠高大、采摘困难的白茶老树。
铁镐,将那深深扎下的根,苦尽甘来的根都挖掉了!连同刻骨铭心的记忆,都挖掉了!
茶叶种植业,是绿色的事业,是生命的事业,必须有慷慨大方的、大手笔的土地!
白茶老树,你有优秀的基因,你不能是过去的故事,不能仅仅是古诗文的回忆。
五千年前,神农氏为了治病救人,踏遍千山万水,尝遍千花万草,包括各种称之为茶的树与叶子。太姥山的“绿雪芽”,首先是一种灵验的中草药,而口口相传于福鼎民间几千年,后于明代被视为茶中珍品并得到《中国名茶志》的考证。
这山野间平淡无奇的叶子,终于成长为诗一样的飘逸与飞翔。人们追求它,唱和它,歌颂它,或借以抨击时政,嘲讽官场。北宋苏东坡的《荔枝叹》如此写道: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这茶,可充为“官茶”,可“争新买宠”,就必然是一种奢侈品,而不是平常人家饭前茶后的轻松与享受。而苏东坡者,虽然仕途诸多曲折,诸多磨难,屡遭贬谪,但还是封建朝廷的官员,而不是一介农夫茶人。
当人们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何来吟诗作赋,品茶的雅兴?当饥肠空空如也的时候,还要猛灌几大碗福鼎白茶,以消滞、以解闷?
但是,过去虚幻的空中楼阁,以前达官贵人才够得上的品尝与演绎,现在已经成为普通老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也背着绿色的行囊,从北国来,从南疆来,在这“龙泉天水”的屋檐下,一边品尝“绿雪芽”的甘醇与清新,一边吟诵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黎美圆,与她的两个伙伴一起来了,与荒山茶业一起来了,与新时代的担当一起来了,唱着山哈人的山歌,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链接。
他们以太姥山云与雾的名义,将所有的白茶老树都保护起来,都安放到方家山的石头缝里,那是一个广阔的、无怨无悔的、不再刨根问底的土地。
小心,别挫伤了那最接地气的根与须。当然,枝条与叶子应该剪去一些,以减少水分的消耗,一点一滴,一分一秒,都是它们的精神、它们的灵气、它们的奇迹——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