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一只褐色的蜗牛(4)
健身兽
在“马大神”的引荐下,高伟博认识了一群爱锻炼的同事,他们有个微信群叫“N大健身教授群”,群里有活泼的老麦,沉默寡言的李萍,美国回来的胡约翰等教授们。他们年龄差距不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教授或副教授,年轻的也有三十多了。他们有的为了娱乐,有的为了减肥塑形,更多的是高伟博这类教授,受到疾病困扰。老麦开玩笑说,啥“健身教授”,又不是学术头衔,“健身兽”就挺好。社会上都喊咱们“叫兽”,咱就是锻炼体魄,教授也要帅帅的,美美的,去掉“秃顶大肚子”!大家将热烈的目光投向“马大神”,对老麦的言论颇赞同。高伟博有点自惭形秽。他就是老麦说的那类“不雅形象”教授。
一群中老年“健身兽”,在健身房高呼呐喊,还真有些滑稽。
“马大神”自告奋勇担任群主,提供专业指导,比如,教授专业动作,讲授相关保健按摩和营养学知识。对于高伟博这样肥胖体弱的“三高”患者,“马大神”的建议是,三分练,七分吃,要配合节食,增强肌肉含量和代谢率,先减脂,提高身体素质,再一步步地锻炼。
运动、节食,对高伟博来说都太难了。
先去体育用品店购买专业装备,宽松舒适的运动服,护腕、护膝和护腰,纯棉吸汗大毛巾,运动型水杯,专门泡柠檬和红枣,增强饱腹感,补充气血。准备工作完成,高伟博在“马大神”指导下,每周四次锻炼,只要没课,他就泡在健身房,如果白天有课,就争取晚上去。他先跑椭圆机,再是跑步机。开头一周,简直像散了架,运动后的拉伸,也疼得要命。
老婆支持他锻炼,主动揽下做饭和接送孩子的任务,毕竟体检报告摆在面前。可老婆也提出了警告,锻炼就锻炼,别整歪门邪道的,我听人说,健身房有很多美女,你要管住眼和嘴。高伟博苦笑着说,我哪有闲心?再不好好锻炼,命都没啦!
高伟博疯魔一般,除了正常上课与写论文,时间都用在了健身上。晚上去应酬,老酒不喝,饭菜不吃,搞得宾主都扫兴。最难的是高强度无氧运动,心脏都快蹦出来了,还不能正常进食。高伟博最喜欢吃蛋炒饭和红烧肉,也只能禁了。由于血糖高,他基本告别米饭和馒头等主食,只吃杂粮。那天他狠心吃了碗鸭血粉丝汤,也被“马大神”教训了一顿。粉丝主要成分是淀粉,要合成脂肪的,就是吃鸡蛋,也只能吃蛋清,蛋黄也含脂肪。吃肉是白水煮鸡胸肉和牛肉,吃了几天,嘴角都上火了。
高伟博咬牙坚持,还写健身日记鼓励自己,可效果不明显,他有些泄气,恰在这时,颜曼丽出现了。她带给了高伟博巨大改变。
周四晚上,高伟博又到了健身房。“马大神”要求高,八组卧推实在完成不了,只能在无氧运动区训练平板支撑。搞完这些,高伟博又挑选小杠铃,练习硬拉。正当他挥汗如雨,旁边有人轻声说,姿势要正确,肩部发力太多,起不到训练效果。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