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节选:夕阳的余晖
一只叫钱钱的龟
最后的难点聚焦在如何解决这只乌龟上。
金钱龟,背上有三条黑线,最长的那条线是在龟甲的中间,纵穿龟的头颈和尾尖,龟甲的边缘像镶了一圈夕阳的余晖。哥哥项午和妹妹项晨都辨不出这只龟是公是母。
“它大概有三岁了吧,长成了这么大的一坨。”哥哥说。
“妈喂得好呗。”妹妹说,“三岁不三岁的我不知道,反正来我们家有三年了,还是我给月月买的呢。”
“当初为什么要买这只乌龟呢?”哥哥问,语气里只是好奇,没有丝毫责怪妹妹的意思。
“月月两周岁生日的时候,你又回不来。”妹妹盯了哥哥一眼说。
哥哥尴尬地笑了笑,没说话。
妹妹接着说:“那几天,妈恰好带着月月在我们家。去市场买菜的时候,看见卖金钱龟的了,只有铜钱大小,一只只活泼泼地在水盆里乱爬,月月见了稀罕得不行,挪不开步子了,我就给她买了两只。”
“两只?”哥哥问。
“是呀,当初是买了两只回来,寻思让它有个伴呢。谁知第一个冬眠期没过去,妈就告诉我,死掉了一只。”妹妹又盯了哥哥一眼。
那只在龟缸中徒劳地兜着圈子的乌龟听见他们在谈论它,安静了下来。它爬上了龟缸中的晒台,伸长脑袋,用一双乌溜溜的黑眼珠瞅了他们一眼后,又慢慢地缩回了脑袋。
“妈怎么能认出它是一只雌的?”哥哥好奇地问。
“妈能辨出来呗!”妹妹简短地回答,语气里含着那么一丝嗔怪的味道。
妹妹的嗔怪不是为了财产。妈走前也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妈走后,家中值得送人的东西都送了人,只剩下湖边这一套孤零零的楼房。这套楼房,哥哥不会要,妹妹也不会要。它的将来注定是属于风的、属于雨的,属于日月星辰和这片湖水的。妹妹的嗔怪也不为哥哥对妈少尽了孝心。哥哥远在北京,在一家大国企里上班,回家看妈的次数的确不多,但哥哥生怕妈缺钱花,常把钱打到她的卡上。哥哥的钱不只是给妈的,也是给他的女儿项朋的。嫂子去美国的那年,月月才一岁半,哥把女儿送回了家,让妈帮着他拉扯大。妈没有多花哥哥一分钱,走之前,身边还攒有七万三千四百六十九元,其中五万八千二百七十三元是哥哥给她的,一万五千一百九十六元是妹妹给她的,谁的钱最后就归谁,妈不带走一分。妹妹当然也不会要哥哥的钱,妹妹虽然生活在县城,可她也是一个局的副局长,日子好着呢。
妹妹的嗔怪在于他的优柔寡断,在于连对一只乌龟的去向都举棋不定。再过三天,过了妈的头七,哥哥就要回北京了,还要带走他的女儿项朋——小名叫月月。他们都走了,这只乌龟怎么办?
相关阅读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