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生活随笔:愿修安静心,愿有清欢过

2022-08-31 17:11:02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有一种清欢 叫安静,“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忘却名利,走进山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

有一种清欢 叫安静

 

“人间有味是清欢”。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颇富人生哲理的诗句,原本是对远离喧嚣和争斗,忘却名利,走进山林,安然享受农家粗茶淡饭的一种心迹的诗意表达,后来则被诠释为对平静的素淡的简朴的生活之安与之爱的神往心驰,对各种境遇的直面、接纳、改造和顺应,演绎为一种时时处处的心理调适、畅通与知足,表现一种朴实无华里的惬意,展现一种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体现一种至清至高的精神境界,彰顯生命里一种别样的人生体味。它不仅给人以无尽的思索和玩味,而且一直以来都是高人雅士们的殷殷向往与孜孜追求。

清欢的状态最宜心。人在清欢的时候,不是恣情率性、自我放逐、自暴自弃、悲观沉沦、不思进取,而是哪怕阳光灿烂、哪怕暴风骤雨,哪怕顺心顺意、哪怕阻力重重,哪怕平平坦坦、哪怕坎坎坷坷,都看成是生活给予的宝贵财富,并在心中汩出乐乐的涟漪,没有剧烈的情绪、夸张的表现、忸怩的搞怪、失态的举动,有的只是欢快的体验和清醒的认识,表现出清淡的欢愉、平实的喜悦、淡淡的快乐,但又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痴欢、贪欢。人在清欢的时候,所有的呈现,既不得意忘形而有损形象,又不乐极生悲而滋生恶果,更不装模作样而令人生厌,一切都是风淡云轻,一切都是优雅得体。它是一种面对一切却能把自己安置在心灵清净之地的好好接纳、理性对待;是一种内心的空明澄澈;是一种自我诊疗、自我调节、自我抚慰、自我平衡;是一种走不通就转弯、想不通就放下的灵活应变;是一种举止有度、阵脚不乱的欢,是一种不慌不忙、优游自若的乐;是一种恬淡舒适的兴奋;是一种旷达的处事态度,不将“愁”字挂心头,不把“忧”字贴脸面,成亦高兴、败亦不哀,甜亦欢喜、苦亦无怨,食有好味,寝有香甜;始终有一种镇定自若,有一种收放自如,有一种轻松愉悦,有一种爽心舒体。清欢的状态,无疑有利于身心,有益于健康,有助于对自己命运的把控与主宰。

清欢的表现最冷静。人在清欢的时候,最懂得把心情照顾好的重要,能把想不通的想通,把该放下的放下,把一时的不快及时地削减或屏蔽。坚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与君子争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比巧。明世故却自己不世故,知炎凉却自己不心凉,知道存在的都有其定数,发生的总有其缘由,既不烦躁也不抱怨,既不纠结也不忽略大局大势。懂得岁月没有永远的静好,不完满才是真正的人生;晓得日子没有永远的顺心,十之八九的不如意才是真正的生活。遇不顺能控制情绪,遭误会能换位思考,碰障碍能知拐弯,见失望懂得释然,不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拿改变不了的人和事来折磨心身,再烦、再难、再不顺遂,也不让心情受牵累,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对丰满的理想当然无限地憧憬,对骨感的现实也坦然地接受;对优裕的生活当然高兴和珍惜,对窘迫的境遇也能积极地应对;对有回报的投入当然感动,对没有回响的付出也不心酸;对别人的赞扬当然喜悦,对善意的批评也能欣然地接受。不忘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安宁和清新的空间,注意在忙碌和情绪滋生中不时地听听自己灵魂的指令,拥有待人处事的恰当分寸。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