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堂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学摘选 >

小说节选:一桩巧事儿(10)

2022-08-31 17:06:48 来源:忠言堂 作者:admin
导读:上青海,到了云台宾馆,人住后,才是下午5点15分,离古影子约定来接我的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我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之后,还是对杨洋不放心。因为路上,她又

上青海

到了云台宾馆,人住后,才是下午5点15分,离古影子约定来接我的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我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之后,还是对杨洋不放心。因为路上,她又后悔报案了,又喋喋不休地说万一彼得不是骗子呢?万一彼得被冤枉了呢?万一彼得和她联系上了怎么办?万一彼得被公安局抓到了,而他又不是骗子,会不会误伤了他?杨洋还拿出手机给彼得又拨了一通号,给彼得的微信又发了一通信息,直到彼得的手机继续拨不通、微信还和此前的状态一样时,才不再嘀咕。不嘀咕归不嘀咕,她的状态还是极差,闷闷的,苦苦的,自怨自艾的,一惊一乍的。我猜想,她是心疼被骗的四十万块钱呢,还是害怕失去全情投入的爱情?也许两者都有吧,毕竟四十万不是个小数目,毕竟投入的感情不会轻易地消失。

我给她房间打了个电话。

“喂——”她迅速就接了电话。

“是我,袁彬。”

她一听是我,声调立即低了下来,“怎么了?”

“没什么……我一会儿去吃饭了,你要不要跟我去?”

“我最不喜欢的事就是做电灯泡啊,你好好约会去吧,祝你成功!”杨洋真是个细致而敏感的女孩儿,她知道我大老远地跑到西宁,并不仅仅是为了看看旧日的同事。

我不置可否地笑笑,又说:“那你晚饭呢?叫外卖?”

“别管我了,你忙你的吧。这事弄的……不再麻烦你了,我自己能解决的。你是个大好人,感谢你一路上的帮助。对了,我准备去一趟德令哈。”

“去德令哈干吗?太远了。”

“不远,好像就在周边。袁老师,我总感觉这事儿不对,我总感觉彼得是在考验我,他就在某一个地方等我……对,他就在德令哈,在德令哈的别墅里,在烤羊排……肥羊,我喜欢吃肥羊排,流着油的那种……彼得知道的,他跟我形容过。隔着屏幕,他都看到我在流口水了,他还笑话我口水都流到青海湖了。”

“别做梦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要阻止她,“警察都记下这些线索了,如果这个线索重要,警察会有安排的。再说了,你也可以提醒警察,让他们先查一下彼得在不在德令哈的别墅里。你要相信警察。”

“那……好吧。”杨洋仿佛是在安抚我似的说,“袁老师,你是好人……我会处理好这件事的。祝你约会成功!”

5

傍晚六点不到,不,才五点半,古影子的微信就到了:“下来吧,我们在大厅了。”

我立即下楼。

在电梯里我还想,古影子说的“我们”,还有谁?是她男朋友?她没说有男朋友啊,如果是男朋友怎么办?难道就是她说的给我的“惊喜”?我有些忐忑了。随着电梯的下行,我的心也降到了脚底下。好在本来就是暗恋,本来就是心存希望,本来我也是做了两种准备的。就算是她的男朋友,我也觉得正常,也要坦然面对。能来看看她的工作室,看看美丽的青海湖,听听星月下青海湖边的吉他声、歌声,也同样是这次旅行的收获。倒是杨洋不断地多嘴,弄得这次西宁之行,好像是和女友约会似的。

相关阅读

  •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生活随笔:那些关于蝉的记忆

    廖锦海 对于蝉,我历来不是很厌恶,但也不大喜欢,特别在炎热的夏天清晨,好不容易趁凉快睡个懒觉,栖息窗外柳树上的蝉儿竞争先恐后放声高歌,仿佛一支乐队在演奏高亢激越的曲子,我

  •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精选散文:肝胆相照的友谊

    和才,字蔚文,纳西族,1917年7月出生在丽江鲁甸乡阿时主村(今新主村),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是自东巴神罗创立东巴教以来,第一位在现代学术界里工作而且有优异成绩,得领

  •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生活随笔: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房间

    燕茈 1 夜半,周围静悄悄的。 小乖每天夜里都要哭醒几次,醒来就坐在床头,对着嫲嫲的房间哭喊:“嫲嫲,阿嫲嫲。”(嫲嫲,是客家方言中对奶奶的称谓)直到嫲嫲过来,喊句:“组惹(

  •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生活随笔:父亲的一辈子

    十多年前,我把父亲从江西老家接到深圳生活,想尽儿子的一份孝心。但父亲对喧闹的城市总是有些不习惯,再加上方言太重,很难和他人沟通,而我和妻子白天都要上班,根本没办法